上海学者倡议分批恢复国际互联网访问
上海学者倡议有序恢复国际互联网访问 专家称或为试点先行
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人大常委会委员毛祥东在上海人代会上提出,应逐步分批恢复国际互联网访问,先从自贸区、陆家嘴、进博会和虹桥国际商务区等特定区域开始。
毛祥东指出,开放国际互联网对于提升上海“五大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恢复国际互联网可以吸引外国人士来沪旅游投资生活,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科研院所高校的AI科技教育创新,也能够推动境内算力资源的发展,方便使用各种AI工具,促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他强调,开放互联网是展示开放决心、维护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全球交往和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新技术。
毛祥东的提案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一些专家认为,上海学者此番发言可能预示着中国政府在互联网领域的政策调整,并指出:
- 试点先行: 从自贸区、陆家嘴等特定区域开始恢复国际互联网访问,类似于特区试点模式, 评估效果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 CPTPP助力: 中国加入CPTPP的意愿明确,而该协定要求信息、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取消本地化储存限制,中国此次调整或与CPTPP加入标准相符。
- 方便洋人: 开放国际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外国人员在华工作生活和交流,并指出国外人士已经“学坏了”,就让他们一直坏下去。
专家们提醒,需要保持警惕,防范潜在风险,例如网络安全问题和信息安全的威胁。同时,也强调,开放是一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也是不可忽视的。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