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小学突闭张,家长愤怒

上海百年小学突闭张!

浦东区三桥国小因招生人数不足于9月1日开学当天突然宣布停办,引发家长不满和质疑。

创立于1916年的三桥国小拥有逾百年的历史,但今年新学期仅招收了22名学生,而校内却编制了23名专任教师,平均一人对应一名学生,甚至比学生还多一位,引发外界质疑“严重浪费师资”。不少家长表示,他们早知学校学生人数不多,但校方曾保证“就算只剩一名学生也会坚守”,没想到开学当天突然宣布停办,让许多家长措手不及。

有家长抱怨,为了孩子上学才买了学区房,如今学校倒了,房贷还在缴,孩子却没学可上。据了解,目前校方临时将这22名学生转至距离原校区4公里以外的“金桥国小”就读,但附近并无直达公车,家长接送孩子困难重重。消息传出后,许多家长顶著烈日守在校门口,希望讨个交代,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招考中心人员表示,因三桥国小对口的招生地段人口外移,学龄儿童人数锐减,导致出现“教师比学生多”的特殊情况。然而,这番说法难以平息家长怒火,不少人痛批当局规划失当,才让百年老校走向关门的结局。

事件仍在发酵中,学校和政府如何应对家长的诉求,后续将会有怎样的安排,备受关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三桥国小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许多地方学校面临类似困境,人口流失导致学生数量锐减,成为困扰教育部门的难题。

1. 学生人数下降的原因:

除了浦东新区外移人口之外,许多地区也出现了老龄化、出生率下降等问题,直接影响学龄儿童数量。城市扩张和产业结构变化也导致部分地区人口流失,带动学校学生人数萎缩。

2. 教师配置的困境:

教育部门通常根据学生人数来编制教师名额,然而,当学生人数锐减时,就会出现教师比学生多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和师资闲置。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可能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3. 应对措施的复杂性:

教育部门面临着如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如何维护学校办学效益、如何满足家长需求的多种难题。一些地区采取了合并校区、优化教师配置、鼓励教师发展等措施来应对挑战,但效果因地制宜,并非一蹴而就。

4. 社会关注与反思:

三桥国小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资源分配、乡村教育发展的关注。 许多人呼吁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