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勤:极致距离下的城市求生者

“上海通勤”:极致距离下的城市求生者

近日,一份报告显示,全国超大特大城市中超800万“打工人”通勤距离超过25公里或单程时间超过60分钟,被认为是“极端通勤”。而社交媒体上关于“上海通勤”的讨论中,却有不少人表示,在上海通勤单程一小时已经很幸福了!超远距离通勤路线频频出现,从金山到陆家嘴、奉贤到中山公园,甚至还有“跨城通勤”——昆山到五角场、无锡到长风公园。网友不禁发问,“工资多少啊这么拼”“这个班是非上不可吗”?极限远距离通勤,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位自称“通勤专家”的上海博主小姜,一年多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绝命通勤”VLOG,收获了三万多粉丝。小姜家住奉贤南桥,工作则是在黄浦一所小学任教,每天往返80多公里,单程通勤时间接近两小时。这样的极限通勤,他已经坚持了7年。他精打细算的换乘路线、对公交车厢位置的熟悉程度,以及在疲惫旅程中享受的安静时光,都让人惊叹于他对“城市求生”的独特理解。

小姜的经历引发网友共鸣,有人表示理解和辛苦,“注意安全”,也有人晒出自己上海通勤时长。长距离通勤给不同人带来的感受截然不同。园园女士曾坚持从金山亭林到市中心内环通勤,算了一笔账:“通勤20分钟以内,合租三千块起步。通勤放宽到四十分钟,可能有两千块的单间……”而住在奉贤老城区的小黄,早高峰通勤时间直逼单程两个半小时,坚持数月后她离职了。

对于长距离通勤,不同人想法不一样。有标准认为,如果人们的平均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内,幸福感指数会更高。而上海的城市建设规划目标,是希望能让更多人在这座城市宜居宜业。在当下,一部分人选择极限通勤方式的背后,也许是他们在这个大城市里,能做出的目前的最优解,漫长的通勤路,正是每个人努力生活的证明。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