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严控出境 美收取保证金

中国严控民众出境 美国则对部分游客收取保证金

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国内民众持有护照的限制,试图减少国人出境,而美国则采取了相反的做法,针对来自超期居留率高国家的游客,要求他们在获得短期旅游签证时缴纳高达15,000美元的保证金。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最新规定,这项为期12个月的签证保证金试点项目将于8月20日生效。 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将在未来两周内公布。此举旨在确保外国游客准时离开美国,并促使相关国家加强身份验证和减少在美国的超期滞留。

据悉,申请B-1商务签证和B-2旅游签证的符合条件的外国人,需缴纳最高15,000美元保证金才能获得签证。具体金额由领事官员决定。 尽管缴纳保证金是签证发放的条件之一,但并不保证一定能获得签证。申请人仍需满足签证资格要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吸引外国游客方面有所放松,但对本国公民出境的限制却日益严格。 《纽约时报》最新一期署名文章指出,在中国各地,随着当局加强对公职人员与外国人接触的管控,一些幼儿园教师、医生甚至政府承包商和国有企业员工都被要求上交护照。

此外,中国还禁止“一般性出国考察、日常调研、交流学习”等目的的公务旅行,并在大多数省份,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士已失去担任某些公职的资格。 尽管官员们给出的理由包括维护国家安全、打击腐败和削减开支,但这些限制范围迅速扩大,波及到了那些声称自己接触不到敏感信息或政府资金的员工。

这场“出境两极”现象反映出中美在对待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态度上的差异。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 中国近年来面临着经济增长的挑战,国内消费疲软,外需下降。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控制资金流出、减少不必要的国际交往可能是为了稳定国内经济形势的一种策略。
  • 全球政治局势紧张: 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中国加强对公民出境的限制,可能与维护国家安全、防止敏感信息泄露有关。 同时,美国针对部分国家游客的签证保证金政策也反映了其对潜在安全威胁的担忧。
  • 全球化进程的变迁: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逐渐放缓,一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国际合作和开放程度。中国和美国的政策变化体现了不同国家的视角和应对方式。

分析:

这种“出境两极”现象反映出中美在对待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态度上的差异。

  • 美国 选择更严格的签证政策来控制来自潜在高风险国家的游客,并通过保证金机制确保他们准时离开美国,体现了其更加谨慎、封闭的一种态度。
  • 中国 则采取限制本国公民出境的方式,试图减少国际交流和资金流失,这可能与国内经济压力、政治局势紧张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有关。

这种分化趋势会带来哪些影响?

  • 全球贸易和投资: 中美两国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环境。 美国严格的签证政策可能阻碍外国游客和投资者前往美国,而中国限制公民出境则可能减少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 国际合作与交流: 这种“出境两极”现象会加剧中美之间的分化,并降低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水平。

  • 文化交流: 限制公民出境会影响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造成更深的隔阂和误解。

总结: 中美在对待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态度上的差异正在引发“出境两极”现象,这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应对这种分化趋势,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寻求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