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举囤金 减轻美元依赖
中国大举囤金,或为降低美元依赖
近三年来,中国央行持续大量购买黄金,扩充其黄金储备规模。据估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实际拥有的黄金储备可能高达5065公吨,比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2280公吨数据多出一倍。
越来越多观察家推测,北京大举囤金的真正用意,是为了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决定冻结俄罗斯持有的美元和欧元外汇储备,此举被视为“将美元武器化”,对全球央行产生巨大冲击。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美元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并转向积极购买黄金以寻求避险,而中国的行动尤其引人注目。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人民银行在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增加了62公吨黄金,使得其整体黄金储备首次突破2000公吨大关,到了2023年,人行又采购225公吨黄金,成为全球央行中最大的买家,2024年,再度买进44公吨黄金,目前持有量已高达2280公吨,占其外汇储备的5%。事实上,人民银行除了台面上公开购买黄金外,私底下可能还有更多未公开的交易。
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梅莱克指出,中国大陆增持黄金的用意在于,使其高达3.3兆美元的外汇存底更加多元化。目前,黄金在其外汇储备中仅占6.7%。他指出,北京大量储备黄金是为了避免美元购买力下滑,因为中国大陆对于美国累积高达37兆美元的庞大债务深感忧虑,认为这笔债务将会以一种无法长期维持的速度快速增加。
梅莱克强调,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对美元需求减少,保持购买力、减轻制裁风险,以及适应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减少是中国大陆希望摆脱对美元依赖的关键原因。
黄金是一种“没有交易对手风险、具有内在价值且能自动对冲通货膨胀的资产”。部分原因是黄金具有高度流动性,并且在过去数千年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作储备资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囤金背后的逻辑,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 美元霸权的演变: 自二战以来,美元一直作为全球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拥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然而,近年来,由于美国不断进行“印钞”和财政赤字积累,一些国家开始质疑美元的长期稳定性,并寻求多元化的储备资产配置。
- 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美元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自身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压力,因此更需要寻找稳定的避险资产来降低风险。
- 新兴市场货币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寻求建立基于自有货币的新兴市场货币体系,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中国作为新兴市场领军国家,在推动这一趋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以上三个角度来看,中国大举囤金并非仅仅是为了避险,更是一种战略性的行动,旨在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和塑造全球金融秩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