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批英伟达H20“三不” 芯片安全引担忧
中国官媒再批英伟达H20“有三不”:不安全、不先进、不环保
中国官媒近日再次对英伟达H20芯片发声,批评其“三不”——不安全、不先进、不环保。这引发了人们对于芯片安全的担忧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的关注。
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英伟达,要求说明芯片存在的漏洞或后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随后,《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文章,直指英伟达H20芯片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的风险。
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于8月10日发表文章指出,H20存在硬件后门风险,可实现远程关闭等功能。文章引述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安全专家称,美国通过片上治理机制对芯片进行控制,英伟达的H20芯片可能已经部署了大部分所需功能,只是有些尚未激活。
除了安全性问题外,“玉渊谭天”还批评H20性能不足、不环保。文章指出,相比于H100,H20的算力只有约20%,能效比也远低于节能水平要求。
这篇文章将引发人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 芯片安全问题: 如何确保芯片免受恶意攻击和控制?
- 中美科技竞争: 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如何影响全球技术发展?
- 消费者权益保护: 如何提高消费者对芯片安全的认识,并做出理性选择?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更加完善的规则和标准,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生态系统。##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本篇文章涉及到复杂的科技话题和国际关系博弈,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意义,建议您先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 芯片的分类和作用: 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例如,英伟达H系列主要用于人工智能计算,而其他芯片可能用于手机、电脑等设备。了解不同类型芯片的特点可以帮助您理解文章中对H20芯片的评价。
2. 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 近年来,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双方都在加大研发投入,试图掌握核心技术优势。 了解这场科技博弈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可以帮助您理解文章中对英伟达芯片的批评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3. 芯片安全问题: 芯片的安全漏洞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漏洞窃取数据、控制设备甚至引发系统瘫痪。 了解一些常见的芯片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提出的安全担忧。
4. 国际合作与技术标准: 科技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可以促进技术互联互通,避免技术壁垒阻碍创新。 了解国际组织在科技领域的活动可以帮助您理解如何应对全球芯片安全的挑战。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