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新反恐法引担忧:打压维权或借名反恐

中国拟立法定义恐怖活动 引发法律界和网民担忧

北京消息:中国国务院星期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备受争议的《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并寻求法律批准。该草案首次试图对“恐怖活动”做出法定定义,并设立专门机构和程序对恐怖组织和人员进行认定。

这份草案规定,“以制造社会恐慌、胁迫国家机关或者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或者其它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属于恐怖活动。此外,煽动、资助或者以其它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也属于恐怖活动范畴。草案还授权公安部对恐怖活动和相关组织与人员进行认定,并将名单公布,并要求金融机构立即冻结相关人员的资产。

然而,该草案在“恐怖活动”的定义、认定程序以及资产冻结等方面引发了法律界人士和众多网民的强烈质疑。

北京知名律师韩一村认为,国务院对恐怖活动的定义难以得到公众的接受,“他们是从维护政府和执政阶层的利益出发,而不是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扩大了恐怖的定性范围,会造成刑法的滥用。” 前上海律师李天天则指出,新反恐法规实质上是以反恐为借口,以立法为手段,确保政权稳定的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数以千计的网民对该草案表达了批评或怀疑的态度。一些网民担心该条例会被滥用于打压维权人士和政治异见人士。南京维权人士何培蓉表示,虽然她感到担忧,但不会因此放弃维权行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专家李伟则表示,新出台的反恐条例并非针对维权和政治异见人士所设。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