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领先与燃煤电厂建设矛盾激化

中国碳中和目标与燃煤电厂建设矛盾激化:清洁能源领先vs传统能源依赖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呈现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遥遥领先,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另一方面,近年来却不断兴建燃煤电厂,引发外界对其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的担忧。

据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ECA) 和非营利组织“全球能源监测”(GEM) 2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在2022年批准82个燃煤电厂项目,总计106百万瓦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周启动两座大型燃煤电厂。

威尔逊中心的研究员特纳认为,中国近年来频频兴建燃煤电厂可能与2022年夏天发生的停电事件有关。当时,中国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酷暑干旱,导致水力发电受到影响,引发多地停电。

“我认为中国政府的政治反应是宣布建设更多燃煤电厂作为过渡或备用能源。”特纳表示,“但实际上,中国目前仅使用了现有煤电产能的约50%,因此没有必要建设新的煤电产能。”

专家指出,中国持续依赖传统能源的一方面原因在于,这些行业为许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随着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虽然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人员失业。 特纳认为,中美双方应加强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尽管存在燃煤电厂建设争议,中国和美国在气候问题方面也展现出积极的合作迹象。

加州州长纽森在2022年对中国进行访问时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了关于加强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此外,特纳指出,中国清洁能源汽车政策以加州零排放电动汽车计划为基础,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促进全球电动汽车革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存在一些积极进展,但中美气候合作也面临挑战。 特纳担忧,《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问题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该协议于1979年签署,旨在鼓励两国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并包括应对全球挑战方面的能源、环境和气候合作。

特纳强调,中美两国应继续加强在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和区域性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