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贷款潮:债务压力临近,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一带一路”贷款风险凸显: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巨大

据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研究实验室最新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从中国获得的贷款总金额已达到1.1万亿美元以上。 近一半贷款已到期,然而许多借贷国正陷入财务困境,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压力。

这份由路透社报道的研究被认为是目前关于中国对外贷款情况最全面的研究之一。该报告显示,中国放贷高峰出现在2016年,接近1500亿美元;新冠疫情爆发后有所回落,2020年跌破1000亿美元。

令人担忧的是,接受中国贷款的发展中国家中,目前遭遇财政困难的国家占比高达近80%。 许多项目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实施的,旨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过剩产能,推行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被指责为不负责任放贷,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陷阱。

斯里兰卡、赞比亚、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都成为“债务陷阱”的受害者,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如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利率上升,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和经济增长放缓,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困境更加严峻。

威廉&玛丽大学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布拉德·帕克斯表示:“现在情况不同了……过去十年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债权人,而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点,中国实际上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官方收债人。” 他指出,许多贷款是在2013年“一带一路”推出初期发放的,有五年至七年的宽限期,新冠疫情期间又增加了两年宽限期。如今,这批贷款进入还款期,发展中国家的偿债压力骤然增加。

数据显示,目前有55%的国家正处于还债期。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21年发放的贷款中超过一半都是救助性贷款。 这表明中国正在面临着“一带一路”项目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其角色从“建设者”转变为“收债人”,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