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休战” 川普强硬态度引担忧

中美贸易战再度“休战” 川普强硬态度或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尽管事先舆论广泛预测中美双方将延长关税暂缓期,但在正式宣布前,市场依然保持着高度紧张。8月11日,白宫发布消息,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对华关税的暂停期延长90天。中国方面随后也表示确认暂缓对美实施相关报复性关税,并暂停对部分美国企业的制裁措施。

自4月份双方互加关税至历史高位(145%)以来,中美贸易不断陷入僵局。但在瑞士日内瓦达成的“停火”协议为谈判设定了90天休战期,原定于8月12日结束。 为了避免关税再次恢复,双方最终达成延期协议。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三轮贸易谈判后,中方表示双方同意将5月份设定的关税暂缓期再延长90天,美方也表达了类似意向,但始终没有给出明确承诺。直到最后一刻,特朗普才宣布最终决定,延长暂停关税的协议。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在同意延期前很可能已向中方施压,要求作出更多让步。周日(8月10日),特朗普提出额外要求,敦促中国将对美大豆采购量提高到原来的四倍,但此举遭到质疑。

川普及其团队表示,此次90天暂停期的目的是为更大范围的谈判奠定基础。然而,除了加购大豆问题外,一系列因素不断浮现,影响着中美贸易谈判。美国放宽部分对中国芯片出口限制,但附加条件是英伟达需向美国政府上缴其在华相关收入的15%。此外,美国还在推动TikTok脱离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北京方面对此坚决反对。

随着川普与普京关系转差,他多次敦促中国和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并将此作为推俄罗斯停战的施压手段之一。特朗普已对印度商品加征额外25%关税,并将其理由与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原油挂钩。他还暗示,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其他国家也可能成为“次级制裁”或额外关税的目标。

这些因素都让中国的出口商担忧不已。他们依然要面临现有的关税压力,而长期来看,最终谈判结果尚未确定,价格波动风险仍然存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和历史: 这场贸易战始于2018年,双方互相加征关税,引发全球经济波及效应。争端焦点包括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不满等。
  • 关键贸易谈判阶段和协议: 双方多次进行贸易谈判,达成一些暂缓协议,但始终未解决核心问题。此次90天休战期延长是双方在最新谈判中的共识。

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尽管双方暂时避免了关税升级,但特朗普强硬的态度和一系列新举措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挑战:

  • 大豆采购要求: 美国要求中国大幅增加大豆进口量,这可能给中国农业市场带来冲击,并导致其他国家产品替代。
  • 芯片出口限制: 美国放宽部分对华芯片出口限制,但附加条件让中国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技术瓶颈。
  • TikTok脱钩事件: 美国试图将TikTok从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分离,引发了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
  • 对俄罗斯原油购买的制裁威胁: 川普对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采取行动,暗示其他国家也可能面临类似制裁,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 geopolitical 风险。

这些因素表明,中美贸易关系依然紧张,双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遭遇摩擦和挑战:

  • 中国需要找到应对美国强硬政策的策略,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要避免升级冲突。
  • 美国则需平衡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国内政治需求,探索更合理的贸易合作方式。

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双方能否在理性对话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分歧,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议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