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热潮引爆人才荒
人形机器人热潮引爆人才荒 算法工程师成为香饽饽
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催生出一批“炙手可热”的工作岗位。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年增409%,求职人数年增396%。其中技术职位占比超六成,尤其算法工程师的薪资优势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机器人产业供需双涨,前五个月内,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年增6%,求职人数年增32%。在起薪方面,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薪资居首,每月可达人民币2万5,368元(约合新台币10万5,023元),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薪资更高达每月人民币3万3,665元。
近年来,大陆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纷纷对外声称“缺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包括文职、采购、销售技术、研发市场等各个职位都非常需要人才,“欢迎所有人的加入”;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也透露,公司正在招聘“具身智能大脑方向”的人才。
目前,机器人企业招聘人才缺口主要聚焦在算法工程师、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三大职位,大部分机器人企业长期开放这几个职位招聘口。尽管简历像雪花一样塞满邮箱,但因职位要求较高,合适的人才难求,造成看似人才充裕,实则极度短缺的矛盾现象。
对此,壹通数字技术首席公关官罗富国表示,当前问题在于人才结构的不匹配。企业急需具备前沿技术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以及能够快速适应行业快速发展节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目前求职群体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对机器人产业感兴趣,但缺乏核心的技术能力。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形机器人人才荒的现状,你可以先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人形机器人不仅限于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融入日常生活。
- 算法工程师的具体工作内容: 算法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开发和优化机器人所需的各种算法,包括运动规划、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 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 目前大部分大学缺乏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导致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挑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