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伊朗 造成高阶将领、科学家遇难

以色列13日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 伊朗高阶将领、科学家遇难

本周三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重大军事行动,袭击了全国至少15处目标,包括伊斯法罕和德黑兰等重要城市。此次攻击造成多名伊朗高级军官和核科学家丧生,伊朗官方承认出现“重大误判”。

据《纽约时报》引述匿名伊朗官员称,至少20名高阶将领遇难,其中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沙拉米、武装部队参谋总长巴格瑞等。此外,至少9名核子科学家也丧生,包括纳坦兹浓缩设施负责人特赫兰奇。

伊朗官员承认,他们在应对这次袭击时出现“重大误判”,并未预料到以色列会在原定于本周五在阿曼举行的第6轮美伊核谈判前就发动攻击。一些官员表示,德黑兰或许是因为“自满”导致原本的预防措施被忽视。

报道称,伊朗高阶将领未前往避难所,反而待在自己家中,而革命卫队航太部队指挥官哈吉萨达及高阶幕僚无视禁止在同一地点聚会的指令,聚集在一处军事基地召开紧急会议,最终导致全员丧生。

媒体被“玩弄”?

以色列媒体人士则称此次袭击是美国总统川普与以色列总理尼坦雅胡精心策划数月的“障眼法”,各大国际媒体都被“玩弄”。

前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记者、亲以媒体监督组织HonestReporting执行长霍夫曼指出,国际媒体纷纷报道“美国总统川普不希望以色列空袭,但以色列还是出手了”,“以色列在美国没有介入下出手”等信息,实际上是被川普和尼坦雅胡联手“玩弄”。

他声称这是精心策划数个月之久的伎俩,目的是刻意让伊朗误以为攻击并非迫在眉睫。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关于以色列对伊朗空袭事件的报道,你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 美伊核协议: 2015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与伊朗签署了核协议,旨在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发展,换取西方国家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 特朗普退出协议: 2018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单方面退出美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严厉经济制裁。此举引发国际争议,伊朗也因此开始逐步放弃一些核协议的条款。
  • 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的威胁: 以色列一直视伊朗核计划为重大威胁,多次公开警告伊朗不要发展核武器。
  • 地区冲突: 中东地区长期存在各种复杂冲突和地缘政治博弈,以色列与伊朗之间关系极度紧张,多次发生军事冲突或间谍活动。

事件分析:

这次袭击无疑是区域局势的重大升级。 虽然报道称以色列声称此次行动是为了打击伊朗核计划,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其他目的,例如:

  • 转移国内注意力: 以色列近期面临政治危机和经济困难,此次袭击可能有助于分散民众对内政问题的注意力。
  • 向美国施压: 以色列希望通过这种强硬手段迫使美国重新加入美伊核协议谈判,并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力度。

后续影响:

本次空袭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后果:

  • 伊朗报复: 伊朗政府已经宣布将“强烈反击”,预计会采取各种形式的报复行动,例如军事演习、间谍活动或支持其盟友对以色列发动攻击。
  • 国际局势紧张: 此次袭击可能会加剧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引发其他国家介入,甚至可能导致全面战争。
  • 美伊关系受损: 美国政府虽然尚未明确表态,但由于伊朗是美国的潜在对手,这次袭击可能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

结论:

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是一个复杂的事件,其背景和影响涉及到多个国家、多种利益和复杂的关系。需要密切关注后续发展,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全面理解这一事件带来的意义和后果。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