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外长会晤:突出反西方色彩,共谋减少对美元依赖
俄中外长会晤:反西方与构建新秩序
莫斯科——俄罗斯媒体普遍认为,近日拉夫罗夫访华突出反西方色彩,尤其针对美国,两国宣布应减少对美元和西方控制的国际支付系统依赖,但实际操作却面临挑战。
此次访问恰逢中俄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 Relations 都恶化,莫斯科和北京都意识到这种恶化具有长期性,因此试图确定双边关系的新模式。许多俄罗斯媒体指出,西方正在推动中俄团结起来,并称双方“在人权领域同乘一条船”。亲克里姆林宫的网络媒体观点报则强调,俄罗斯呼吁中国回击美元和制裁。
官方媒体第一电视频道的一档政论节目主持人表示,拜登政府不仅没有离间中俄,反而促使两国走近。另外一家主要大报商人日报称,西方压力导致莫斯科和北京联手管理世界。该报道指出,双方外长签署的联合声明备受关注,拉夫罗夫提议中国准备这份文件。
随同拉夫罗夫访华的俄罗斯媒体记者透露,两人在桂林会谈时几乎完全围绕如何对抗西方和美国展开讨论。
人权为先:对自由世界的挑战
中俄联合声明将人权放在首位,其次是民主和尊重国际法。两国试图从自身角度解释普世价值,并在这一领域夺取战略主动权。一家批评普京的俄罗斯网络人权媒体评论称,这两个国家本身就因为长期践踏人权、不尊重民主而备受批评,但现在联合起来共同向自由世界发起挑战。
减少美元依赖:目标难实现?
减少对美元和西方控制的国际支付系统依赖被视为中俄联手对抗西方的另一个举措。然而一些学者警告说,只有在符合商业利益的情况下,两国商界自愿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否则,单纯依靠政治手段推动将不会奏效。
目前俄中贸易额连续三年超过千亿美元,但美元仍然是主要支付货币,其次是欧元、人民币和卢布。根据多家俄罗斯官媒报道,去年俄中贸易中,美元的支付规模首次低于50%,大约为46%到47%,17%为人民币,7%为卢布,剩余的为欧元。
近年来,双方一直在推动使用本国货币结算贸易,但进展缓慢。一些俄罗斯经济界人士担心,使用本国货币结算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受益,卢布受冷落,损害俄罗斯利益。
研究双边经济关系的俄罗斯学者特鲁什认为,双方将不断推动两国贸易中使用本国货币结算。他指出:“在俄中贸易中使用卢布和人民币是正确的举动,因为这符合双方贸易特点以及贸易中的商品种类和结构。但使用本国货币结算应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俄罗斯经济学家尼古拉耶夫表示,几年来,俄罗斯已发行了近百万张“世界”卡,该卡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已达24%,并在一些独联体国家、土耳其、越南和阿联酋等地可以使用。但他指出,“世界”卡的使用规模仍然无法与中国的银联卡相比。
总的来说,俄中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双方加强合作以应对西方挑战成为趋势。但如何在实际行动中实现目标,尤其是减少美元依赖,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