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医院暴力事件频发 安检系统成新希望

加拿大医院暴力事件频发 安检系统成新希望

加拿大一直以人道医疗服务著称,但近年来医患冲突导致的暴力事件在安省开始增加。过去半年里,全国各地的医院接连发生多起恶性事件:医护人员被利器刺伤,医生遭患者殴打,甚至急诊室工作人员因子弹击穿外墙被迫紧急避难。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表明,医疗暴力已成为加拿大医护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

据一线医护人员透露,言语辱骂和肢体冲突正呈现上升趋势,不仅威胁着医务人员安全,也让其他患者处于危险之中。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伤人武器——特别是各类刀具——出现在医院内。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部分加拿大医院开始部署新型安检系统。

这套智能检测装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刀具、枪支等危险物品,同时将其与钥匙等日常随身物品区分开来。检测到非法武器将立即予以没收,而对合法持有的物品则会提供寄存服务,待患者离院时予以归还。安省伦敦市成为最新部署该智能安检系统的地区。其中,大学医院已于上月启用该系统,而去年12月曾发生急诊室枪击事件的LHSC维多利亚医院也于上周二正式投入使用。

数据显示,温莎地区医院早在2023年10月就率先在加拿大启用智能安检系统。该系统启用前年均检出武器仅10件,而在投入使用后的18个月内,累计拦截各类危险物品超4000件。其中刀具占比达50%,还包括指节铜套、吸毒工具等违禁品。

尽管安检设备不能完全杜绝暴力事件,但它能有效降低伤害风险。医护人员身心压力大,安全保障不足近年来,加拿大护士工会持续呼吁加强医疗场所安全防护。温哥华总医院护士遭勒颈昏迷、哈利法克斯医务中心医护人员被刺等恶性事件,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诉求的紧迫性。业内人士指出,日益严重的医疗暴力正给一线工作者带来身心双重创伤。急诊科尤为突出:就诊量激增、人手不足、患者病情复杂化,特别是伴发精神健康或药物滥用问题的病例增多,都加剧了工作风险。

加拿大护士工会联合会主席Linda,Silas指出,该组织自1991年就发起反医疗暴力运动,但直到2022年《刑法》才修订相关保护条款。"进展实在太缓慢了,"Silas强调,"医院本应是治病救人的安全场所,如今却需要像政府大楼一样配备严密安保。"

如何有效遏制医疗场所暴力事件,已成为当前加拿大医疗体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毕竟,当医护人员连基本安全都难以保障时,最终受影响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就医环境与医疗质量。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加拿大医疗体系结构: 加拿大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由各个省份负责运营医院和诊所,联邦政府提供部分资金支持。这导致各省医疗资源分配和安全保障措施存在差异。
  • 加拿大犯罪率与社会问题: 加拿大整体犯罪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药物滥用、精神疾病等社会问题加剧,也对医疗场所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多方面解决方案:安检系统只是其中之一

智能安检系统的投入使用无疑为加拿大医院增添了一道防范层级,但解决医疗暴力问题的根源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 加拿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医疗暴力犯罪的惩罚力度,明确医护人员在应对暴力行为时的权利和义务。
  • 提升公共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疗场所安全的认识,倡导文明就医,尊重医护人员的工作。
  • 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支持,降低因精神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发生概率。
  • 优化急诊科资源配置: 提升急诊科人手配备,加强对复杂病例的管理,缓解医护人员压力,减少暴力冲突的可能性。

此外,医院还可以探索一些其他安全措施,例如:

  • 设立专门的安全区域: 为潜在危险患者提供单独治疗环境,避免与其他患者产生冲突。
  • 提高工作人员心理素质训练: 为医护人员提供危机干预、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在面对暴力行为时的应对能力。

结语

医疗暴力事件不仅威胁着医护人员安全,也损害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正常运转,最终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福祉。 加拿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医院管理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