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商品“缩水”惹怒网友

加拿大超市"缩水"现象频发,网友怒斥厂家 "唯利是图"!

近年来,加拿大许多华人发现超市结账时价格总是令人难以接受。原因并非消费水平提升,而是超市商品悄悄“缩水”了!一位名叫Alan的网友在社交平台Reddit上曝光了一张照片,他在Loblaw旗下Real,Canadian,Superstore超市发现,同款猪肉蔬菜锅贴,一个袋子标注1.13公斤,另一个袋子标注1.25公斤,但售价却相同。他讽刺道:“他们把新款的‘缩水’商品和旧款放在一起,真是太棒了!”

这种“缩水”现象并非个案。网友纷纷分享了自己在超市遇到的类似经历。有人发现迷你麦片重量从460克降至400克,也有网友称看到Mary's脆饼重量从184g降至156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Real,Canadian,Superstore员工也证实,“这样的事情从上周开始在我们店频繁发生。”

加拿大非营利组织Équiterre将“缩水”(shrinkflation)定义为一种常用于通货膨胀时期,通过减少产品数量和/或尺寸来维持零售价的营销策略。哈佛商学院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购物者更容易注意到价格上涨,而不是产品数量的变化。

厂家在减少商品重量时,通常会推出新包装以掩盖重量变化。然而,现在连包装都懒得换了!网友们曝光了Tropicana橙汁、Izze果汁饮料、Thrifty冰淇淋、Clif,Bar能量棒、CeraVe身体乳等多款产品的“缩水”证据。

这些“骚操作”让消费者十分气愤。有人呼吁超市加强监管,有人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重量信息,并积极向商家反映问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加拿大物价上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许多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消费者生活带来了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缩水”现象显得更加令人担忧,因为它不仅加剧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还反映出企业在利润追求过程中道德操守的缺失。

“缩水”带来的多重影响:

  • 侵害消费者权益: “缩水”本质上是一种欺骗行为,它利用消费者对产品重量变化的忽视,以不变的价格获取更大的利润。这种做法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让消费者支付更多的钱却获得更少的商品。
  • 加剧社会不公: 对于收入有限的家庭来说,“缩水”现象更加令人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往往更依赖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而“缩水”的行为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这种情况下,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缩水”现象的影响。
  • 破坏市场信任: “缩水”行为损害了企业形象,也破坏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当消费者发现他们被欺骗时,他们将会更加警惕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这将不利于市场良性发展。

如何应对“缩水”现象:

  •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出台更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企业通过“缩水”等方式欺骗消费者,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 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 鼓励消费者积极关注商品标签和重量信息,仔细比较不同品牌的商品,避免被“缩水”现象所诱骗。
  • 推动市场公平竞争: 鼓励企业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而不是通过“缩水”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润。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