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工人们罢工潮:怒火燃烧
加拿大爆发近40年来最大规模罢工潮:工人们拒绝沉默,政府面临巨大压力
加拿大正经历一场几十年来最大的罢工浪潮。从港口到铁路,从邮政到航空,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面对飙升的通货膨胀、加剧的贸易战和高企的生活成本,他们不再沉默,工会也不再妥协。这场“罢工风暴”已经烧到了联邦政府门口,全国雇员工会主席Alisha Kang declared :“我们已准备好战斗!”
数据显示,2023年因劳资纠纷导致的停工天数飙升至660万天,这是自1986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罢工规模。一些劳工领袖表示,劳工运动已经受够了政府的“空头支票”和“摆拍式支持”,并且不满政府多次介入、强制工人复工。
过去几个月里,自由党政府接连干预了港口、铁路和加拿大邮政等多个重要行业的罢工。 然而,在八月,一场更具象征意义的冲突爆发:加拿大航空的乘务员无视政府下达的复工令,坚持罢工。这是一种硬仗——工会领袖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入狱。但第二天,谈判达成协议,工人取得了初步胜利。
劳动节当天,总理办公室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政府正与工会合作,“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加拿大”。“工人是这一使命的核心,” 然而,工会却不买账。Kang 表示,现任总理马克·卡尼在竞选期间多次承诺支持加拿大就业,但他上任几个月以来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他不是我们的朋友,”Kang说。“他只是把我们当作拍照作秀的背景板,可现在真正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保护工人。”
加拿大劳工大会(CLC)执行董事Kiavash,Najafi 表示,越来越多的工人愿意支持罢工投票。 他所在的组织代表了超过300万名工会成员。“我们正因为贸易战而面临失业。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难。生活成本持续上涨,人们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Najafi表示。“人们普遍对政府和各类机构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它们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改变。”
为了应对罢工潮,自由党政府过去两年频繁动用《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强制员工“复工”,以维持所谓的“工业和平”。最近的一次便是在加拿大航空。但这次,代表加航1万多名空乘的工会已将联邦政府告上法庭,称其在罢工刚开始的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介入,侵犯了《宪章》赋予的罢工权。
Najafi 表示,卡尼的一些决定让他与工人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其中包括他命令公共部门在2028年前削减15%的运营支出。工会表示,裁员已经开始,他们正在就这些削减发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劳工动员”麦吉尔大学劳工问题专家Barry,Eidlin指出。“一旦有一部分工人行动起来,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Eidlin 表示,近年来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不断下降,再加上工资涨幅远远赶不上生活成本,以及疫情后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这些都加剧了工人不满。他认为,即便贸易战正影响加拿大经济,但这并没有减缓工人的抗争势头。 他举例说,加航空乘人员违抗复工令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他们打破了惯例,让雇主重新回到谈判桌,”他说,“这可能为其他工会树立一个新的斗争范例,但也可能导致更严厉的政府干预。”
尽管如此,工人希望联邦政府能在面对特朗普及其对加拿大的攻击时取得胜利,所以我们愿意与政府合作。”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加拿大经济现状: 加拿大正面临着通货膨胀、贸易战和高企的生活成本等多重挑战。这些问题加剧了工人的不满情绪,促使他们走上街头抗议。
- 《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 该条规定政府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强制员工复工以维持“工业和平”,但它也引发了关于工会权利和政府干预的争议。
以下是本文可以继续展开的内容:
- 不同行业工人面临的具体问题: 港口、铁路、航空等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工作条件存在差异,这也反映在罢工原因上。深入分析每个行业的具体诉求,例如港口工人要求改善劳损情况,铁路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和安全标准等。
- 加拿大政府的回应策略: 除了强制复工外,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罢工潮?例如与工会谈判、制定新的政策法规等等。分析这些措施的效果以及政府的立场是否能够满足工人的诉求。
- 工会内部的分歧和挑战: 并非所有工会都支持这场罢工浪潮。一些工会可能因行业特殊性或利益冲突而保持沉默,或者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分析不同工会之间的分歧以及这些分歧对整个罢工浪潮的影响。
- 公众舆论和政治影响: 加拿大民众对这场罢工潮的态度如何?他们的支持程度如何?这场罢工潮是否会影响到即将到来的选举?
例如,你可以写:
“在港口工人抗议高强度劳动、铁路工人争取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一些航空公司员工则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工作稳定而走上街头。这些不同行业的工作者面临着各自的挑战,他们的诉求反映了加拿大社会各阶层对生活成本上涨和经济不平等的担忧。”
最后,你可以总结一下:
“这场加拿大近4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浪潮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劳资纠纷到政治争论,再到公众舆论。 尽管政府试图通过强制复工来维持秩序,但这场“罢工风暴”展现了加拿大工人对自身权益的追求和对现有制度的不满。最终结果如何,将取决于双方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双赢局面。”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