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甜品店疑“甩锅”顾客吃出玻璃

加拿大甜品店“甩锅”顾客称玻璃不是自家提供?女子吃出玻璃渣险酿悲剧

近日,一位名叫Helen Tran的顾客在多伦多一家名为D,Spot的甜点餐厅购买了一个叫“Kunafa牛奶蛋糕爆浆杯”的甜点后,从甜点中发现了玻璃渣。事发时,Tran已经吃了一大半,并还喂了几口给女儿,幸亏她及时发现并吐出玻璃渣,没有吞下,但此事让她非常惊恐,也开始质疑在外就餐的安全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Tran分享了视频记录事件经过,表示自己感到十分害怕,并称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发现玻璃渣,后果不堪设想。她向餐厅反映此事后,餐厅方面回应称他们已经对厨房流程和进货渠道进行了彻查,但未发现任何证据表明玻璃来自他们的店铺。

D,Spot表示他们非常重视顾客的信任,会继续坚持最高的安全和服务标准。他们声称杯子和包装都是正规渠道采购,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餐厅还接受了公共卫生部门的检查,报告显示食物安全无问题,未发现玻璃碎片或设备损坏。

尽管餐厅方面表示他们对自家安全流程很有信心,但仍对员工进行了额外培训,确保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然而,Tran仍然怀疑玻璃是如何出现在她的甜点里的,她解释说虽然是通过外卖App下订单,但她老公亲自去店里拿回家的,杯子也是盖好的,玻璃是在甜点最底部发现的。

面对此事,餐厅提出送Tran一家人一顿免费餐作为赔偿,但遭到拒绝。目前,D,Spot依然强调他们通过了卫生检查,也调查过了,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玻璃是来自他们的店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这个案例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议题,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思考:

  • 食品安全:玻璃碎片混入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这无疑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虽然餐厅声称通过了卫生检查,但顾客仍然怀疑玻璃的来源,也引发了公众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的担忧。

  • 责任归属:在事件发生后,餐厅主动调查并否认其责任,同时提供了证据证明自己店内的卫生和流程没有问题。然而,顾客却始终怀疑,玻璃碎片的出现并非巧合,她认为餐厅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

  • 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平台为事件迅速传播提供了途径,也让大众更加关注此事。这种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督促餐饮业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类似事件的讨论和思考。

  • 沟通技巧:餐厅在处理这件事过程中,选择否认责任并强调自己的努力,但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顾客的担忧和感受。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应该是真诚地表达歉意、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注重自身的辩解。

总结来说,这个案例不仅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关于责任归属、信息传播和沟通技巧等问题的探讨。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