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将中国纳入战略重点 加强与美国对抗中国威胁合作
北约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 加强对抗中国威胁合作
华盛顿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日前表示,北约将把战略中心转移到中国,这意味着该联盟对中国战略进行了重大反思,拉近了其与美国在抗衡中国威胁方面的立场,并扩大了双方合作空间。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本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北约将大幅扩张目标范围,并将对抗中国崛起纳入其中。他表示,中国通过其网络能力、新兴技术和武器装备对欧洲安全构成影响,对抗中国带来的威胁将是北约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
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主任琼斯认为,北约公开以这种潜在的对抗方式描述中国不断扩大的战略威胁,意味着北约内部对华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告诉美国之音:“关于北约是否应该聚焦于俄罗斯、欧洲或者是否应该成为美国对中国更广泛的重新定位的一部分,一直存在着辩论。而秘书长的发言为北约指出了未来方向,他得到了内部部分成员的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在采访中表示,北约将在明年夏季峰会上通过对未来十年的战略构想,保护北约盟国免受中国威胁。目前的战略构想版本于2010年通过,并没有提及中国。这个拥有30个成员的联盟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以前的关注重点是俄罗斯和恐怖主义。自2019年峰会公报首次提到来自中国的威胁以来,随着中国以更具侵略性的方式在全球扩大影响力,北约对中国崛起的担忧迅速增加。在今年6月的峰会联合公报中,北约领导人称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与联盟安全有关的领域构成了系统性挑战”。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汉密尔顿指出,中国正向欧洲走来,作为一种力量出现在欧洲,包括对国防相关供应链的投资、对港口的投资。他还提到,中国还将军事触角延伸到大西洋、地中海和北极地区,与俄罗斯在北约的后院展开军事演习,这都对北约的安全造成威胁。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在8月测试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超高音速导弹,这令西方的情报部门感到惊讶,称中国在下一代武器研发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北约对中国看法的转变呼应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拜登政府认为,西方与中国的竞争是民主价值观与专制主义的对抗,中国的军事开支和野心不断增长已对西方民主联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但对于美国的欧洲盟友而言,过去几年与美国的合作遇到了阻碍。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质疑北约的价值,一些欧洲国家也提出“战略自治”的概念,要求减少对美国军事能力的依赖。在拜登就任后,美国逐步恢复了与盟友的联系和合作。自本月初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到访华盛顿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周开始了欧洲之行,将于周四和周五出席北约部长会议。
琼斯认为,如何应对中国的挑战将是这次北约会谈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与北约成员国都将加强合作以应对这一威胁。
此外,文章还指出中国利用经济胁迫的方式对欧洲国家构成威胁,例如“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下,中国与中欧和东欧国家建立的“17+1”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