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教授因隐瞒与中国机构关系被指控

美国华裔教授因隐瞒中国工作关系受审

华盛顿 – 一名涉嫌隐瞒自己与中国学术机构关系的华裔美国大学教授周一在美国联邦法院开始接受陪审团审判。预计审判将持续两周。这位大学教授是自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首位因被控隐瞒在中国工作而受审的人。

前田纳西大学副教授胡安明周一在位于诺克斯维尔市的联邦法院出庭。他被控犯有三项电信欺诈罪和三项做出虚假陈述罪,面临长达20年的监禁。他于今年2月被捕。

联邦检察官马修·麦肯锡称,在2013年至2019年间,胡安明没有按照田纳西大学的要求在年度填表中列出自己与外国机构的关系,也没有在申请终身职位的履历表中提及此关系,尽管他同时受聘于北京工业大学。检察官称胡安明故意隐瞒自己与中国学术机构的关系,导致田纳西大学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申请联邦项目经费时错误地认证校方的这项申请符合相关的联邦法律。

胡安明在法庭上表示不认罪。他的律师称胡安明是无辜的,他在填表时没有列出自己同时受雇北京工业大学是因为不清楚了解校方的要求,而不是故意隐瞒信息。律师对陪审团说,联邦检察官瞄准胡安明是为了满足前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的要求,吓唬美国的大学不要雇用外国出生的教研人员。

当地媒体报道称,胡安明出生在中国,拥有加拿大国籍,在纳米技术等科研领域享有较大的声望。在美国各地亚裔人口据称受歧视案例增多的背景下,胡安明的被起诉引发了当地亚裔团体的忧虑。

联邦检察官麦肯锡在法庭上说,逮捕和起诉胡安明是因为他的欺骗行为,跟他的出生地或种族无关。

司法部今年1月对非华裔的哈佛大学化学和生化系主任查尔斯·利伯博士提出了类似指控,并逮捕了这名被指隐瞒自己与中国武汉科技大学和中国“千人计划”关系的纳米技术专家。

在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联邦检察官已经提起了十多起刑事案件,指控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一些学者隐瞒接受中国政府资助,或指控来自中国的访问研究人员瞒报自己与中国军队的关系。其中一些嫌疑人已经认罪。不承认有罪的胡安明接受陪审团审判,成为因被控隐瞒在中国的工作而出庭受审的第一人。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