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领导下 巴西脱困 “饥饿地图”
巴西总统卢拉庆祝巴西脱离联合国“饥饿地图”
巴西总统卢拉5日在政府会议上宣布,巴西已成功摆脱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饥饿地图”。卢拉回忆了自己孩童时期的经历,表示曾经深受饥饿之苦。他感慨地说:“每次看他们把香肠三明治放进嘴里,我都会想象自己也咬了一口……饥饿会从内部吞噬你,而更严重的是,人们羞于承认自己正在挨饿。”
“饥饿地图”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创建,用于标识遭受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国家情况。2023年巴西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已成功摆脱这一困扰。
卢拉在2023年就任总统后便将“无饥饿巴西计划”列为首要目标。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巴西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这一目标。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巴西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比例从4.2%下降至2023年的2.8%,2024年进一步降至1.2%。过去两年间,约3300万人摆脱极端饥饿状态,极端贫困率降至4.4%以下,创历史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于2014年首次脱离“饥饿地图”,但自2018年开始因社会项目裁撤导致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比例上升,并于2021年被重新列入“饥饿地图”。此次成功摆脱这一困扰,为巴西民众带来了福音。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巴西总统卢拉的讲话以及巴西摆脱“饥饿地图”所带来的意义,可以先了解以下内容:
-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它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负责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并倡导可持续农业发展。
- “饥饿地图”: 该地图由FAO创建,用于展示世界各国遭受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程度。国家被列入“饥饿地图”,意味着其存在严重的粮食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关注和帮助。
- 巴西的经济状况与社会结构: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过去几十年来,巴西经历了经济起起伏伏,社会福利政策也曾受到不同政权的影响。
理解以上背景后,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巴西总统卢拉的讲话所体现出的情感和决心,以及摆脱“饥饿地图”对巴西民众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