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利用民航机作人肉盾牌 引发国际谴责

印度“辛杜尔行动”遭控利用民航班机作为人肉盾牌 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2025年5月7日 – 印度于今年5月6日针对巴基斯坦实施的“辛杜尔行动”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根据开放源情报(OSINT)分析师和航空数据专家的交叉调查,印军在空袭期间利用多架国际航班作为军事掩护,将数百名乘客置于极度危险之中。

调查显示,5月6日19:30 UTC (巴基斯坦时间5月7日00:30),数架国际航班在空袭期间被引导进入印巴边境高风险空域,与印度空军的打击区重叠。受影响航班包括泰国航空、科威特航空、卡达航空、荷兰皇家航空以及中国南方航空等。这些民航机在印军完成打击任务后立即恢复原定航线,佐证其改道并非偶然。

OSINT分析师@Callsign_Ciphar在社交平台发布的飞行追踪数据和卫星图像,配合航空专家法哈德・马苏德的报告,显示这些偏航事件并非偶发错误,而是与印度空军协同规划的战术操作。巴基斯坦空军事后发布的事件重建简报也标示了印军攻击区与航班重叠轨迹吻合。

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ISPR)局长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指出,当时约有57架商业客机穿越巴基斯坦领空,其中多数为中东与东亚航线,数千名乘客的生命因此遭到危及。国际法专家指出,印度此举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该条文明定禁止利用平民作为军事掩护。更有甚者,《罗马规约》第8条第2款第(b)项第23目明列,“利用受保护人员的存在以保护某地不受攻击”即属战争罪。

目前包括《印度快报》与多家OSINT平台皆已曝光相关航迹与军事行动协同证据。各方呼吁国际民航组织(ICAO)、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与国际刑事法院(ICC)启动调查机制,追究印度相关决策层级的法律责任。

事件引发全球关注:

  • 国际社会谴责印度行为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并对平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 各方呼吁印度停止此类军事行动,并进行彻查和问责。
  • 巴基斯坦方面要求国际社会介入调查此事,并追究印度相关责任人。

事件后续:

随着越来越多证据曝光,印度“辛杜尔行动”的真实面目逐渐被揭露,事件持续引发全球关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印巴冲突历史: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冲突历史,主要围绕着克什米尔地区。这片地区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以来一直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 “辛杜尔行动”: 这是2025年印度针对巴基斯坦实施的一次军事行动,其目标和具体内容尚未公开透明。
  • 开放源情报 (OSINT): 是一种利用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和调查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安全研究以及调查事件等领域。

后续发展:

  • 随着国际舆论压力不断增大,印度政府开始辩护称“辛杜尔行动”是为了打击恐怖分子,并否认其利用民航班机作为人肉盾牌的说法。
  • 巴基斯坦方面继续谴责印度行为,并将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 各国外交部纷纷发表声明,呼吁印度停止军事行动,并进行调查。

国际社会反应:

  • 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国家均对印度的行为表示担忧,但也强调需要避免进一步升级局势。
  • 联合国秘书长对事件表达了深切关切,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
  • 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启动调查程序,旨在评估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影响:

  • 印度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受到损害,其军事行动被视为不负责任且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未来展望:

  • 随着调查结果的公布和各方外交努力的持续推进,事件可能会朝着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发展。
  •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印度行为的制裁力度,并敦促其承担责任。
  • 维护和平与安全,避免冲突升级是国际社会共同的目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