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米库存告急,价格低迷

印度“大米爆仓”:粮仓爆满,价格低迷

三年前还在限制粮食出口的印度,如今却面临着另一个极端状况:粮仓爆满的储存危机。最新数据显示,印度的稻米库存量已经达到至少二十年来的同期最高纪录——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十分之一以上。面对庞大的库存,印度当局正在竭力寻找额外的储存空间,而高于平均水平的降水预报增加了该国今秋再度迎来丰收的预期,这也增加了粮食在露天仓储设施中腐烂的风险。

作为印度“大米爆仓”的市场反馈,亚洲基准米价(泰国白米价格)在2024年初创下十余年来阶段高点后,一年多来已经下跌35%。 这一切源于印度政府两年前为了平抑国内粮价并保障免费粮食计划而采取的限制措施。先是禁止小麦出口,然后又对大米和食糖进行管控。去年雨季丰收后,印度取消了2023年实施的非巴斯马蒂白米出口禁令。 然而,尽管出口解封,但印度不断膨胀的过剩库存也反映出需求难以消化供应增长的现状。

印度国有食品公司数据显示,本月该国大米库存总量接近3900万吨,同时还持有超过3200万吨未加工稻谷,相当于2300万吨大米。该公司以保障价格向农民收储大米、小麦等粮食,并向贫困人口免费发放。按照现在的预期,全球大米库存可能会在下一季达到近5年高位,进一步压制多数区域的价格。

印度农业部上周披露,受今年季风提前到来的影响,截至6月20日该国水稻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同比激增58%,达到132万公顷。当地的播种通常在5月下旬开始,收获期一般在9月下旬。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学家雪莉·穆斯塔法解读称:“我们对印度产量的预测是乐观的,2025-26年度该国将再创收成纪录。”

穆斯塔法也指出,等到9月和10月新粮上市后,印度的公共粮仓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她强调,对于全球大米市场而言,印度具有重大影响力,但其他竞争性供应国和主要大米进口国的收成情况也值得关注。

由于大米过剩,印度政府今年初已经批准将240万吨大米转用于乙醇生产,这对于重要主食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举措,在印度国内也引发争议。今年晚些时候的丰收可能会引发更多类似的行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印度的粮食安全战略: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尤其是在面对人口庞大、贫困人口众多的情况下。这包括对农民提供补贴,建立公共粮仓体系,并实施免费粮食计划等措施。
  • 全球大米市场的动态: 大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产国包括中国、印度、泰国等。 由于气候变化、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大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世界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

接下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继续深入探讨“印度大米爆仓”的现象:

  • 印度政府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 从经济角度分析:是否能成功降低库存成本? 是否会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
    • 从社会角度分析:如何平衡粮食安全与市场规律? 如何解决潜在的农民利益诉求与政府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 全球大米市场的影响:

    • 印度过剩库存对其他主粮产国的价格走势有何影响?
    • 印度是否会寻求新的出口渠道,例如将部分大米用于加工食品或饲料生产?
    • 其他主要大米进口国如何应对印度的粮食政策变化?
  • 长期发展趋势:

    • 印度能否有效地管理其庞大的粮食库存?
    • 印度未来的大米产量和市场需求如何演变?
    • 如何促进印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利用资源?

你的结束语是: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