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倡议借鉴外国经验改革立法院
台立法委选举临近 学者吁借鉴国外制度提升国会效能
台北—2016年台湾即将举行立法委员选举,各党派候选人已开始积极竞选。与此同时,关于如何借鉴外国国会制度,提升国会议事效能的讨论也日益热烈。
近日,“公民监督国会联盟”举办座谈会,邀请学者就议题发表意见。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吴志中表示,各国议会制度各有优缺点,台湾应根据自身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制度,并关注人民对国会议员和政治制度的态度。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助理教授陈耀祥指出,欧洲多采用多党制,易致议事瘫痪,而英国、美国则以两大政党为主,德国则维持联合执政传统。他认为,台湾未来是否会出现联合执政尚不可预测,但德国经验值得借鉴。
陈耀祥强调,强化国会功能是台湾宪政改革的关键,避免类似“马王政争”的宪政危机。 他指出,立法院各委员会决策功能被党团协商所替代,导致法案立法理由不明确,透明度低,需加强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效仿美国的做法。
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徐永明认为,台湾逐渐走向总统制国家,但立法体系却不像总统制国家应有的组织能力和权力。他主张废除党团协商制度,强化专业委员会,结束“王金平、柯建铭时代”。
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国昌则认为,台湾国会需改革,其组成和运作与总统同样重要。 他建议采取委员会中心主义,在法案实质审查下进行政策辩论,并在院会中进行党团辩论。他还呼吁采用德国制度,设立人事审查专业委员会,负责立法院人事同意权的实质审查。
南台科技大学财经法律所助理教授罗承宗指出,国会的立法和预算审查功能需加强,建议建立公费助理制度,规范其职责为预算助理和法案助理,并大幅扩编法制局和预算局,合并成为单一的法制预算局。
“公民监督国会联盟”理事长黄秀端则呼吁成立类似美国国会的频道,供人民监督国会运作。
法国前总理克里蒙梭曾说:“国会是人类创造出能够做出错误政治决策之最庞大机构,但其优势在于这些错误是能够被修复的,只要国家有这个政治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