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米尼遭遇暗杀威胁,内部政局动荡

伊朗内部政局罕见震荡:最高领袖哈米尼遭遇内部挑战

伊朗近年来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之中。美以联合空袭核设施后,伊朗内部出现试图罢黜最高领袖哈米尼的密谋行动,哈米尼自身也因担忧暗杀威胁而高度戒备,切断对外通讯,仅透过“可信赖的助手”与军方高层联系。

据消息人士透露,一个由政界、军方、宗教领袖和商界人士组成的核心集团正在密谋罢黜哈米尼,该集团成员涵盖前总统幕僚、高阶将领、神职人员及哈米尼亲属。一位参与者坦言:“我们认为边缘化哈米尼的机会已增加,但同时也担忧局势可能出现反转。”

美以空袭被视为促使此波动荡浮现的催化剂,尽管内部动荡早有酝酿。消息人士称,德黑兰满城皆是类似讨论,所有人都知道哈米尼的时间不多了,即便留任,也难再掌握实权。

与此同时,哈米尼对自身安全高度警觉,担心遭暗杀。他已下令切断所有个人电子通讯,仅透过“可信赖的助手”与军方高层联系。此前,哈米尼已指定三名高阶神职人员作为其潜在接班人选。

尽管如此,根据伊朗宪法规定,撤换最高领袖需由“专家会议”表决通过。该会为伊朗宪政体制下具任命与罢免最高领袖权限的宗教机构。然而,《大西洋月刊》分析,德黑兰当前仍处于空袭威胁与政治动荡之中,在此敏感时期组织表决的可能性极低。

伊朗未来的走向备受关注,外界将密切关注哈米尼能否度过这场危机,以及这波动荡最终会如何影响伊朗国内外局势。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伊朗的政治体制: 伊朗的政治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宗教法治体系,最高领袖哈米尼拥有最终决定权,他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精神领袖和国家元首。 议会由两院组成,立法机关是“议会”,而“专家会议”则是专门为任命或罢免最高领袖而设立的机构。

2. 美以联合空袭核设施的影响: 美以联合空袭伊朗核设施被视为一场重大事件,它加剧了伊朗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国内对哈米尼领导能力的质疑。

3. “专家会议”的作用: “专家会议”由88名伊斯兰教法学家组成,他们拥有任命或罢免最高领袖的权力。 但是,“专家会议”的决策需要经过慎重讨论和表决,且通常会受到政治局势的影响。

4. 伊朗内部分歧: 伊朗社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意见,包括保守派、改革派以及激进派。 这些派别的立场和目标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经常发生争论和冲突。

伊朗未来的走向充满变数

尽管哈米尼采取了安全措施并提名接班人选,但这场危机是否能够顺利渡过仍然难以预测。 美以联合空袭核设施带来的冲击以及内部分歧的加剧都可能导致伊朗局势更加复杂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走向:

  • 哈米尼稳固政权: 如果哈米尼能够成功化解内忧外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以制裁和经济压力,他有可能继续保持权力,并将伊朗领航到更稳定时期。
  • 最高领袖更迭: 如果内部挑战持续升级,或哈米尼的健康状况恶化, “专家会议”可能会启动接班程序,从而出现新的最高领袖。 这种情况下,谁能够顺利当选仍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不同派别之间的角力可能会导致政治动荡加剧。
  • 伊朗社会进一步动荡: 如果经济压力和社会不满持续增长,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抗议和示威活动,最终导致政权更迭或分裂。 这将对伊朗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带来深远的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