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经历分享:疫情后中国的支付限制与银行开户难题
标题:疫情三年后,海外华人回国遭遇支付难题
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中国对外来支付方式的限制也在不断增加。近日,一位海外侨胞在回国后的亲身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侨胞表示,疫情期间,滴滴打车、携程预订等应用曾允许使用海外信用卡支付,但近期回归后却无法使用这些服务,只能通过现金或微信、支付宝等中国本土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此外,麦当劳、星巴克等公共场所也不再支持国际信用卡支付,取而代之的是要求用户使用中国手机号进行绑定认证,才能完成消费。对于在海外居住的中国人来说,办理一张能够在线支付的银行卡成为了一项复杂且耗时的任务。银行不仅需要提供多份证明文件,还可能面临长时间的上级审批流程。
据成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员工透露,目前中国境内的大多数银行都对外国信用卡支付设置了限制,要求持卡人必须提供居住证明、五险一金社保证明、工作签证等材料,才能开通可以进行在线支付的二类账户。而农业银行的经理甚至建议用户可能需要等待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并且有可能面临上门核实的情况。
这表明,虽然中国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先全球,但对外国游客的支付方式却显得十分不便。曾经热情好客的中国,现在似乎只对中国公民开放。许多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中国人感叹,他们爱国的同时也在为祖国的这一做法感到遗憾。
尽管如此,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外国人可以携带大量现金回国。对此,不少外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法接受,认为中国应该对外国游客提供更为友好的支付环境。
目前,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讨论。有评论指出,中国的政策变化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但这也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的萎缩。
总之,疫情三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衰退和健康危机上,还反映在了支付方式的国际化程度上。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外国游客的政策,以保持全球化的开放态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游客。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