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律师行撤离中国 市场信心受挫
外资律师撤离中国:经济寒冬与法治疑云双重打击
香港——中国政府宣称振兴经济,但官方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令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日益紧张。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多家外资律师行选择全面撤出中国市场,这无疑给中国带来了沉重打击。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律师都承认,中国经济转差严重,律师行生意大不如前是导致外资律师撤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国法制执行上的问题也让外资律师望而却步。
全球权威律师数据库显示,美资律师事务所的数量在过去几年中明显减少,许多知名律所已不再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仅为4.7%,远低于预期,这进一步加剧了外资撤离的信心危机。
新加坡最大的两家律师事务所,立杰律师事务所和安盛律师事务所,今年开始拓展在中国的业务,但整体趋势表明外资对中国市场失去兴趣。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只进行表面改革。他们呼吁中国政府加强法治建设,营造公平透明的商业环境,才能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人才回归。
一些中国律师也表示担忧,外资律师撤离不仅意味着竞争对手减少,更预示着中国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川川卓律师事务所的法定代表冉彤表示:“外资律师行是为外资公司服务,他们也接触大陆机构、企业和老百姓,我们的合作关系相互依存,现在这些外资公司都撤走了,我们本地律师行也会受到影响。”
他指出,中国政府应以“法治”而非“人治”的方式对待企业家和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旅居澳大利亚的金融学者司令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对法律的诠释,全面建立法治社会。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外资律师行,因为他们在中国生存赖以生长的最重要的支柱就是政府的信用和社会的良好法治基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