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科毕业生摆摊视频引争议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毕业生摆摊视频惹争议 学校回应“未阻挠”
近日,一位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毕业生因摆摊卖冰淇淋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这位博主在视频中表达了对学校要求删除视频的做法的不满,称其影响到了她的生活。
今年5月,这位博主发布了一段视频,讲述自己妈妈当年为了供她上大学而摆摊的故事。毕业后,她也选择摆摊卖冰淇淋,并表示“上了这四年本科不值得”。该视频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收获2.2万点赞。到了6月底,博主再次发布视频称,学校打电话要求下架视频,说她的行为影响了学校形象,还让她感到惶恐。
博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摆摊是为了赚生活费和考公考编的钱,并强调这与学校无关。她表示自己已毕业三年,学校老师对其依然进行频繁的联系,对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工作人员回应称,博主所述不实信息,学校没有阻挠她的摆摊行为。他们了解到这位女生毕业后曾在广西一家不错的医院就业,两年后离开医院,具体原因未 ascertain。工作人员表示,该校支持学生创业,且未曾阻止她摆摊。
至于博主发布的视频对学校的影响,工作人员称部分信息不实,存在炒作行为,并呼吁网友理性看待此事。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许多学生面临着经济困难和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困境。这导致一些毕业生选择创业或从事一些非传统的工作,以谋取生计。
-
高校对学生言论的管控: 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言论的管理制度,旨在维护校园秩序和学校形象。但也有一些争议性事件表明,这种管控有时会侵犯学生表达自由。
-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一旦某个事件引发关注,就会迅速被放大和传播,容易出现信息失真和舆论操控。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可以对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毕业生摆摊视频引发争议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
学生创业与学校形象: 大部分高校都鼓励学生创业,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和社会实践。然而,当学生的创业行为可能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时,就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案例中,学校是否采取了过度干预?博主是否过度渲染事件?
-
表达自由与管控界限: 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权。但在高校环境下,学生言论的影响范围较大,可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影响,甚至损害学校声誉。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平衡表达自由和维护秩序之间的关系。
-
信息真实性和舆论引导: 网络传播的特点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和舆论操控。在处理这种事件时,我们需要多方核实信息,理性看待各方的立场,避免被情绪化的言论所左右。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