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首战蓝营胜出 民进党内忧浮动

大罢免首轮战役告终:蓝营守住阵地 民进党内矛盾浮出水面

台湾地区大罢免投票结果于26日出炉,24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和民众党新竹市长高虹安全数挺过难关。这场“大罢免,大失败”的结果引发岛内政坛强烈震荡。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晚间喊话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道歉,并要求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下台,并要台民意机构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知进退。

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与党团干事长吴思瑶晚间召开记者会时,回避了关于“内阁”异动等人事议题。知名时事评论员谢志传指出,民进党内一定会有人为大罢免扛责,但面对8月23日第二轮投票,蓝营也不要掉以轻心。

赖清德难辞其咎,林右昌承当责任?

谢志传认为,赖清德不会主动请辞,“民进党是一个习惯‘以党领政’的政党”,所以他大概率还会在民进党主席的位置上“赖着不走”。 但他指出,大罢免的全面溃败代表赖清德领导无方,他在民进党内的威信会大大折扣。

谢志传分析,最直接受冲击的是明年县市长选举的党内初选,“非赖系”人选会跳出来,尤其是“南二都”,台南陈亭妃与林俊宪内斗的局面会加剧,高雄遭起诉的林岱桦一定会表态选到底。

至于谁将为大罢免承担责任,谢志传认为最有可能的人是林右昌。“基隆市是他的‘本命区’”,但这次遭罢免威胁的国民党民代林沛祥“不同意票”一路遥遥领先,显见林右昌在基隆就根基不稳。

行政机构人事变动或将成局?

谢志传分析,卓荣泰是否下台还需观望,赖清德现在根本无人可用,马上要处理救灾问题、普發現金问题、关税问题等都是台行政机构的责任,卓荣泰可能要收拾完烂摊子再走人。但“内阁”有可能改组,“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会是第一个被换掉的”。

第二轮投票将成为蓝绿双方关键之战

谢志传提醒蓝营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罢团大输了一次,很可能吸取前车之鉴、再博一把。他特别提到,第二轮遭罢免的7席国民党民代,有3席在台中,台中市长卢秀燕对此有一定压力。

谢志传指出,“国民党一席都不掉,才有能力牵制民众党,也才有底气和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谈合作”。他认为,卢秀燕想要成功当选国民党主席,这两轮罢免投票就是她要过的两个难关。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台湾地区大罢免机制: 台湾地区的“大罢免”是一个允许民众对特定政、官职人员进行投票撤换的机制。它主要针对立法委员和部分地方首长。这次大罢免的范围涵盖了24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以及新竹市长高虹安全等。

  • 蓝绿两派政治势力: 台湾岛内主要政党分为“蓝营”和“绿营”,分别代表中国国民党和民主进步党。近年来,“蓝营”的民调支持度普遍低于“绿营”。此次大罢免结果对蓝绿两派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明显影响。

  • 民众党的崛起: 民众党是台湾政坛的新兴力量,其主席黄国昌在这次大罢免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提出针对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和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的批评。

深入分析:大罢免的意义与未来影响

尽管此次“大罢免”的投票结果对蓝营来说是一个胜利,但谢志传强调这场胜利并不意味着结束。他指出,这次胜利仅仅是第一轮的战役,第二轮投票仍然充满挑战,蓝绿双方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 民进党内部矛盾: 大罢免的失败暴露了民进党内部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谢志传认为,赖清德作为民进党主席,其领导能力受到质疑,这将导致他失去在民进党内的威信,并在党内引发更大的权力斗争。

  • 国民党未来的发展: 此次大罢免的成功为蓝营带来了喘息之机,但也考验着国民党的团结与凝聚力。谢志传指出,“国民党一席都不掉,才有能力牵制民众党,也才有底气和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谈合作”。这表明国民党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内部团结,才能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台湾地区政治格局的转变: 大罢免的结果将对台湾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谢志传认为,“这次大罢免是台湾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台湾政坛可能会出现新的竞争格局,各个政党都需要更加注重民意变化,才能赢得选民的支持。

总结: 大罢免的结果不仅是一场蓝绿两党之间的较量,也是一场对台湾地区未来政治局势的博弈。它反映了台湾民众对当前政治现状的不满情绪,也预示着台湾政坛未来的更加复杂和充满变数。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