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恐惧笼罩美国的十年
大萧条席卷美国:人民生活在恐惧中
美国之音中文网 - 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崩盘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正式拉开帷幕。数百万人失去工作,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住所。这场经济危机不仅让美国人感受到了贫穷的滋味,也波及了全球。
约翰.斯坦贝克先生曾写道:“那是一个糟糕的,问题丛生的时期…猛烈和动荡的变化不断发生,重新塑造了美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股票市场崩溃后,工厂、矿山和钢铁厂通通关门,然后,人们什么都买不起,连食物都买不起。”
失业工人为了找到工作,在雪佛兰汽车公司门口苦等,却遭遇警察驱赶。一位德克萨斯州的农民失去了农场,全家搬到加州找工作,他表示:“我没办法让孩子去上学,因为他们没有衣服穿。”
这场危机始于1929年10月股票崩盘,最初只导致美国经济缓慢下滑。但到了1931和1932年,经济急速下滑,到1932年底,美国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生产总值下降了近一半,普通美国人的财富大幅缩水,失业率从百分之3跳升到百分之25。
农业也深受打击。奥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的农民遭受严重损失,连续多年歉收。一位农民回忆道:“严重的风沙迫使一些农民离开,但我们家没有走,我们为了活下去而坚持…尽管风沙严重,我们仍然在地里播种,但我们没有什么收成。”
银行倒闭、人们上街乞讨、饥饿和疾病蔓延,大萧条的悲剧无处不在。数百万美国人失去了存款,他们的生活陷入绝望。许多人被迫住在大街上、公交车上或火车上,他们把这些临时性的小窝棚区称为“胡佛村”。
人们纷纷责怪胡佛总统没有尽力帮助他们,认为他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场危机。然而,胡佛坚持认为:“经济衰退不能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来治愈。”
虽然大萧条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一些幸运的美国人保住了工作,有足够的钱,享受低价产品。许多人向需要帮助的朋友伸出援手,并团结一致度过了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