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业主私砌墙扩建惹争议

天津业主用砖砌墙扩建 "私人面积" 引发邻居争议

天津市河西区的一栋居民楼发生了一起闹剧:一位业主在自家一楼大堂处砌上了砖墙,将原本公共区域占为己有,瞬间给自己家增加200平方米。

该事件最早于8月15日被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曝光。网友称,自己外出时,发现原先的公共大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堵砖墙,邻居们怒气冲冲,声称该业主一夜之间将公共区域“据为己有”。

事发当时,小区保安发现有人在凌晨进行砌墙行为,并及时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双方发生了争执,最终将此事移交住建委综合执行部门处置。

住户刘先生表示,被砌墙封锁区域的规划性质为“架空自行车库”,一直以来都是业主们活动的公共区域。他出示了城建部门提供的规划图纸,证明该区域并非私产,而是公共设施。

目前,据了解,砌墙行为的房主持有房产证,但并未向其他业主展示相关产权证书。业主们质疑其产权合法性,并怀疑该区域是否存在变相销售问题。

小区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街道和社区各个部门都很重视此事,已到现场调查,下一步将核查背后原因,例如该房是怎么卖出去的,以及是否有违规变动等。他们承诺会及时告知居民最新进展。

这个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一些人认为业主行为是侵占公共资源,应受到法律制裁;另一些人则认为,需要调查清楚事实真相,尊重产权所有者的权利。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国城镇房屋产权制度: 中国大陆的房产产权制度以“商品房”为主导,即业主购买房产后拥有其使用权、占有权和收益权。但公共区域如楼道、电梯等属于物业所有,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维护。
  • “架空自行车库”的概念: 这种类型的建筑通常位于居民楼的底层,用于存放自行车,并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这类区域在规划图纸上往往会被标注为公共区域。
  • 变相销售问题: 在中国一些地区,开发商可能会将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土地或建筑面积以不正当手段出售给个人,导致产权纠纷和社会矛盾。

事件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 住建委的调查结果: 住建委需要根据调查结果明确该业主是否持有合法产权,以及“架空自行车库”区域是否属于公共设施,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 物业管理方的责任: 物业管理方是否在事发前发现了异常情况,并采取了应有的措施? 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吗?
  • 法律的适用范围: 该事件是否构成侵占公共资源、违法变相销售等行为? 相关部门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这场闹剧提醒我们:

  • 加强房屋产权意识: 业主应明确自己房屋的边界和产权范围,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
  • 重视公共设施维护: 公共区域需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其为所有业主提供便利和服务。
  •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相关部门需要完善房产交易、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