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变脸”:两条腿走路走向电动化
奥迪“出尔反尔”又变脸?取消内燃机禁令,主打灵活发展
奥迪近期频频引发关注,先是现任CEO格诺特·多尔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迪内部已经取消了此前对外宣布的“内燃机禁令”,将继续推出燃油和插混车型,确保未来七到八年的灵活性。随后中国奥迪也发布声明,称全球市场各异,会尽可能以“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
这番表态似乎与奥迪此前大力宣称要全面电动化、主打纯电发展的方向相矛盾。事实上,奥迪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一直磕绊不断,屡次出尔反尔。早在2015年,奥迪就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车型E-tron,但这款车由于电池包过于厚重、能耗高且平台化优势无法发挥等问题,销量惨淡最终停产。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奥迪曾经搞出的奇葩命名法——双数代表电车,单数代表油车,导致A5L和A4L同台销售,消费者一头雾水。尽管如今奥迪已回归传统命名方式,但其在电动化领域的“昏招”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面对销量下滑的困境,奥迪选择重新关注燃油车市场。全新一代A5L Sportback配备第五代EA888发动机,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将油车性能提升到与电车不相上下水平。
此外,奥迪也开始加大对纯电动领域的投入。 与上汽联合开发新品牌“AUDI”,入股小鹏共同研发CEA电子电气架构,并与地平线组建合资公司,全面布局三电及智驾技术。
种种迹象表明,奥迪正在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边发展燃油车市场,一边稳步推进纯电动化转型。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奥迪的竞争对手: 宝马、奔驰和丰田等品牌也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他们对奥迪的“两条腿走路”策略会形成怎样的压力? 奥迪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态度: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电池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接受电动汽车。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燃油车的续航里程、加油便利性和价格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奥迪如何才能平衡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等新兴技术将深刻改变汽车行业格局。 奥迪如何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奥迪的未来发展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