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公司“换壳”骗钱 北京市民近20万损失

婚介公司“换壳”套路密集,“返现”成空话 北京市民损失近20万

近日,北京市民陈斌向外界揭露了一起婚介公司的欺诈案。他被一家名为“北京伊人依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婚介公司以“保证谈恋爱”“结婚返现”等话术诱骗购买婚恋服务产品,不到一年消费了近20万元。

陈斌回忆称,一开始,“伊人依恋”销售人员强调他的条件不错,只是缺少认识女性的机会,承诺可以提供大量资源,并表示该店可以保证谈恋爱,结婚返款90%。 由于相信这些承诺,陈斌先后与该公司签署了三份合同。然而最终结果却让人感到失望,不仅未能如愿找到合适的伴侣,更无法获得任何返款。

令人震惊的是,当陈斌试图向公司索要退款时,发现“伊人依恋”已经改名并搬迁至北京另一地址,换成了“良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他们说和我签合同的是国贸店,让我去找之前的店,但店都没了怎么找?” 陈斌感到十分无奈。

更令人心寒的是,类似陈斌遭遇的受害者还有27人,他们分别与“北京伊人依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北京良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北京挚爱一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北京余生有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伊人伊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知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六家公司签署了婚恋服务合同,最终都遭遇了同样的骗局。

工商信息显示,上述几家公司均存在人员或地址上的关联,如员工赵某楠曾先后或同时担任“良辰”“伊人伊恋”“挚爱一生”“余生有约”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伊人伊恋文化创意”“伊人伊恋文化传媒”“良辰”“挚爱一生”4家公司曾共用同一地址。多家公司存在财务、法人、地址等关联。

陈斌认为,目前只找出6家公司,实际涉及公司可能更多。他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保护消费者权益。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婚介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婚介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信息不透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诈骗等现象。为了规范婚介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对合同关系进行明确规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明确了婚介服务的经营范围和服务内容,规定婚介机构不得以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 《北京市婚介服务管理办法》: 针对婚介服务行业制定更加具体的管理条例,加强对婚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现有法律法规为规范婚介行业提供了基础保障,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 执法力度不够强: 部分婚介机构违规经营的情况仍然存在,而监管部门的巡查和处罚力度相对薄弱。
  • 法律条文过于宽泛: 在一些具体情境下,法律法规难以做到精准适用,无法有效解决部分消费者遇到的问题。
  •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对婚介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容易受到婚介机构的误导和欺骗。

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面对婚介公司的“换壳”套路,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呢?

  • 理性选择婚介公司: 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服务规范的婚介公司,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 收集充分信息: 在与婚介公司进行沟通前,可以多方了解该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咨询其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 签订书面合同: 与婚介公司合作时,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条款,并保留好合同原件。
  • 及时维权: 如果遇到婚介机构的欺诈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收集证据,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总结: 面对婚介公司“换壳”套路,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理性选择、谨慎签约,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