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类比美军击炸伊朗与广岛长崎 引争议

川普将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比拟广岛长崎原子弹 引发争议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出席北约峰会期间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吕特会谈,引发国际关注。在会谈中,川普声称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本质上同二次世界大战时对日本广岛及长崎投下原子弹相同”,并以此类比认为这促使了战争结束。

此言论立即引发争议。一些人认为川普的行为是将两起历史事件进行不当的比较,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与二战时期对日本的原子弹攻击在性质、背景和后果上存在巨大差异。

日媒报导指出,在美国,仍有一些人认为1945年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促使了二战结束,将美军的行动予以正当化。但此次川普以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为例为美军的行动做辩护,无疑是将历史事件进行曲解,并可能引发更多负面评价和争议。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伊朗核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朗一直致力于发展其核能计划,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武器可能性的担忧。西方国家多次对伊朗施加制裁,并寻求限制其核开发。
  • 美军打击伊朗核设施: 2020年6月,美国空袭了伊朗境内的一座核设施,声称这是为了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担忧,伊朗也对美国进行了反制措施。
  • 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导致数万人死亡,并成为战争历史上最惨烈的事件之一。

川普的言论引发争议的原因在于:

  • 历史性质差异: 二战时期美国投放原子弹是为了迫使日本投降结束战争。而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则是在冷战背景下对伊朗核计划进行军事打击,其目的与二战时期不同。
  • 平民伤亡: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并带来了长期的辐射危害。而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的目标是军事目标,但仍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将两者的伤亡程度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
  • 政治影响: 川普的言论被解读为一种轻视战争后果和对历史事件的曲解,这可能会加剧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误解和反感。

对此,一些人认为:

  • 川普试图以历史事件来正当化美军的行动,并淡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 川普的言论是一种政治操作,旨在转移公众注意力,并加强美国在北约峰会的领导地位。

总结来说: 川普将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与广岛、长崎原子弹攻击进行比较是一个 highly controversial statement, 因为它忽略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差异和潜在的后果.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