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服装厂:贸易战阴影下挣扎求存
中美贸易战阴影下,广州服装厂面临困境
广东省广州市: 美国贸易政策对中国出口造成冲击的同时,中国工人越来越不愿意为了一份微薄的薪水忍受恶劣的工作条件。本周,广州一个闷热的工厂区没有一丝微风,阴凉处都有36度。这里是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大本营,但许多工厂大门紧闭,喧嚣不见了。
经历春季关税战升级与出口管制交锋后,中美双方再度接近达成贸易休战协议,但这新现状仍在中国的出口商与其主要的美国市场之间设置了高高的壁垒。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广东省及省会广州首当其冲承受了特朗普关税的冲击。中国沿海的出口行业遭受了双重打击:除原有关税外,对美出口货物需支付30%或更高的关税,按历史基准衡量也属畸高。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待遇已被取消。
广州珠江沿岸曾有数千家小型工厂为希音、拼多多旗下Temu等电商巨头供应廉价服装,随后销往美国家庭。如今,该市工业区的街道不再那么拥挤,工厂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抱怨称,许多订单突然就消失了。随着美国消费者不再争先恐后地购买中国电商的商品,广州工厂区的街道也冷清了许多。
一些服装厂安装了空调,为了能透光同时不跑冷气,他们在门口挂了塑料布。部分工人挨家求职,或奔波于招聘会。“都是这附近的,都是别的厂,或者生意不怎么好啊,没事做的过来,”一家生产衬衫和T恤的工厂工人赖长兴说,他给自己倒了一杯可口可乐降降暑。另一家服装厂的工人胡可说,今春以来订单已减半。“做了十几年了,”他说,“今年肯定是不行的。”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4至6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3.9%。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一直在增长,有些是为了转运到美国。但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似乎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已在侵蚀中国轻工业出口部门的长期趋势。随着中国转向电动汽车、太阳能板等高附加值产业,轻工业出口正逐步式微。
与此同时,广州的临街小工厂面临着难以避免的成本上涨压力。工人们要求在缝纫机和裁剪台附近安装空调。广州的工人们用各种方法避暑。一家生产睡衣、裤子和连衣裙的服装厂经理李傲然说,三年前,很少有工厂老板会费心安装空调。但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工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在荧光灯下长时间忍受酷热。“现在的现在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生活环对工作环境要求也在提高,”他说。他去年花了20000元为自己的小服装厂安装了三台大型空调。他说,电费每月增加了7000元,使得总成本增加了约5%。今年春天,当特朗普开始为进入美国市场设限时,他的订单暴跌。因此,李先生跟许多同行一样大幅裁员。“国内市场很卷,”李先生说。
成品服装价格下跌成为制造商的最大挑战,生产过剩压低了售价。杨先生已将每件衬衫的批发价从一年前的12元降至10元。然而他说,成本持续上升迫使他只能薄利多销。所有这一切让劳资双方都希望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能尽快稳定下来。“我当然是希望形势变好,我们生意好做,”李先生说。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中美贸易战背景: 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发起关税征收,引发了持续的中美贸易战。此后双方多次谈判,达成了一些阶段性协议,但贸易紧张局势一直存在。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中国服装行业一直是重要的出口产业,但近年来面临着以下挑战:
- 美国市场需求下降
- 劳动力成本上升
- 环境污染压力
- 技术创新滞后
劳动关系紧张: 中国工人对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的要求不断提高。
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广州服装厂的案例,展现了中美贸易战阴影下中国出口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
文章的逻辑结构:
- 现状描述: 文章首先描绘了广州工厂区冷清的景象,说明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影响。
- 原因分析: 文章指出美国关税和消费市场变化是导致订单减少的主要原因。
- 影响后果: 文章介绍了工厂工人面临失业、工资下调等问题。同时还提及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以及劳资双方矛盾加剧。
- 展望未来: 文章最后表达了人们对中美贸易关系稳定恢复的期望。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