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智搜:被遗忘成奢望?

“被遗忘权”成奢望?微博智搜引发用户对互联网“留痕”的焦虑

近期,微博智搜上线后频惹争议,将部分用户设置成“仅好友可见”或“半年可见”的内容整合进回答结果,引发了无数用户的哀嚎。不少用户尝试使用“防搜词”等古老方法应对,但面对强大的AI技术,这些方法早已失效。

用户们发声,“我的半年可见,我的隐藏博文都被暴露了!”微博成了“鱿鱼游戏”,智搜就是广场上的巨型人偶,每个人都担心自己会被扫射中。

为对抗AI,一些用户尝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信息隐私。他们发布声明,禁止微博平台及其关联公司使用其内容进行AI处理和商业用途。然而,这并不能真正起到阻止效果。大模型训练时主要看作网页、文本等数据源,不带指令解释,更不会自动理解“这段文字是在命令我不要用”。

尽管如此,用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微博智搜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留痕”问题的深思。一旦信息被上传到网络,就很难彻底删除,即使删除也可能留下痕迹。比如学生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一旦流传到网络上,就可能会导致隐私泄露和身份盗用等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AI时代,“被遗忘”更是成为了奢望。大模型对数据的收集机制类似于“饥不择食”,照单全收,用户发布的声明反而会被纳入语料库,让模型“学习”到类似声明的写法,甚至将其作为法律文书参考样本生成。

“互联网上的留痕就像木板上打进一颗钉子,就算哪天钉子拔除,还是会留下一个洞,昭示着钉子曾经的存在。”这段话道出了用户的担忧:互联网时代,“被遗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用户的信息会在网络上留下永久痕迹。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什么是“被遗忘权”?

“被遗忘权”是指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过信息后,有权利要求这些信息被删除或屏蔽的权利。它旨在平衡个人隐私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防止过往言论对个人造成持续损害。

大模型训练与数据收集: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训练需要海量的文本数据进行学习。这些数据通常来自公开互联网资源,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博客网站、新闻网站等。大模型对数据的收集机制类似于“饥不择食”,几乎不会进行任何筛选,因此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纳入其中。

AI技术与隐私保护的冲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如微博智搜案例所示,AI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搜索和处理互联网上的信息,但这同时也增加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传统的“防搜词”等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更容易被大模型识别和利用。

如何应对“被遗忘权”的挑战?

面对这种趋势,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如何保护自身信息隐私,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完善的网络安全法,明确数据主体拥有数据的控制权和删除权,限制平台滥用用户数据。
  • **提升个人数据意识:**提高用户对自身信息的保护意识,谨慎发布敏感信息,定期清理个人账户中的敏感数据。
  • **探索可控数据处理技术:**鼓励研究更安全的、可控的数据处理技术,例如联邦学习等,减少大模型训练过程中对用户隐私的潜在风险。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被遗忘权”成奢望?微博智搜引发用户对互联网“留痕”的焦虑

近期,微博智搜上线后频惹争议,将部分用户设置成“仅好友可见”或“半年可见”的内容整合进回答结果,引发了无数用户的哀嚎。不少用户尝试使用“防搜词”等古老方法应对,但面对强大的AI技术,这些方法早已失效。

用户们发声,“我的半年可见,我的隐藏博文都被暴露了!”微博成了“鱿鱼游戏”,智搜就是广场上的巨型人偶,每个人都担心自己会被扫射中。

为对抗AI,一些用户尝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信息隐私。他们发布声明,禁止微博平台及其关联公司使用其内容进行AI处理和商业用途。然而,这并不能真正起到阻止效果。大模型训练时主要看作网页、文本等数据源,不带指令解释,更不会自动理解“这段文字是在命令我不要用”。

尽管如此,用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微博智搜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留痕”问题的深思。一旦信息被上传到网络,就很难彻底删除,即使删除也可能留下痕迹。比如学生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一旦流传到网络上,就可能会导致隐私泄露和身份盗用等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AI时代,“被遗忘”更是成为了奢望。大模型对数据的收集机制类似于“饥不择食”,照单全收,用户发布的声明反而会被纳入语料库,让模型“学习”到类似声明的写法,甚至将其作为法律文书参考样本生成。

“互联网上的留痕就像木板上打进一颗钉子,就算哪天钉子拔除,还是会留下一个洞,昭示着钉子曾经的存在。”这段话道出了用户的担忧:互联网时代,“被遗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用户的信息会在网络上留下永久痕迹。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防搜词?哈哈哈哈哈,这可比当年用毛笔写‘请勿乱扔垃圾’更搞笑!AI早就进化到看穿你虚伪的脸了。”
  • "我的微博就当做一本公开日记吧!反正未来有一天,所有人的信息都会被曝光,不如现在就开始练习接受现实!"
  • “声明?法律文书?别闹了!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真正的“遗忘”是把你的手机丢进马桶里!”
  • "我早就习惯了‘被遗忘权’的荒诞。干脆就每天发一些奇葩言论,让AI记住我的存在吧!"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