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下架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

德国下令苹果谷歌下架中国AI大语言模型 DeepSeek

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日前宣布,已要求苹果和谷歌从其在德国的应用商店下架中国初创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

坎普声称,DeepSeek“非法将用户个人数据传输至中国”,并要求苹果与谷歌尽快审查这一要求,决定是否封禁该应用在德国。 尽管未设定具体处理时限,但此举引发外界对AI技术安全和跨国监管的关注。

谷歌证实已收到通知正在进行评估,而苹果公司暂未回应。 此前,中国方面多次明确表示反对部分国家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DeepSeek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中国自主研发AI大语言模型,其功能类似于ChatGPT,能够进行文本生成、翻译等任务。 德国的数据保护专员此举引发了对跨国技术监管的讨论,也凸显了国际社会在AI技术安全和数据保护方面的共识与分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DPR): 德国的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此举基于欧盟颁布的GDPR法规,该法规旨在加强个人数据保护权,限制跨境数据转移。DeepSeek被指控违反了GDPR规定,将用户数据非法传输至中国。

  • 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国际关注: 近年来,全球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都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例如,美国也于2023年6月通过了《数字私权法案》,旨在加强对在线数据的控制和保护。

  • 中国AI领域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AI技术公司和产品,如DeepSeek、ERNIE等。但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数据安全和算法透明度的担忧。

  • 科技的政治化争议: 科技领域往往涉及到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一些国家将科技发展与政治诉求结合在一起,导致技术监管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

德国下令苹果谷歌下架DeepSeek事件反映了跨国科技监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是各国政府共同目标;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法律体系和价值观也会导致技术监管的差异。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