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寒冬 自掏腰包请人看房

"花钱请人看房":房产中介遭遇寒冬,行业内卷升级

中国大陆部分城市房产中介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奇特的变革。为了应对业绩考核压力,部分业务员竟选择自掏腰包雇佣“演员”伪装购房者进行看房,每小时支付35元至60元的报酬。这一现象充分反映出当前楼市供需关系的根本性逆转,也凸显了房产中介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过去,“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曾是房产中介行业的常态,吸引着大量人进入这个看似利润丰厚的领域。然而,如今即使是大型中介的从业者,也普遍面临着佣金微薄、考核严苛、流动性高的困境。

一位在某一线城市工作的房产中介业务员刘干(化名)就是“雇人看房”的一例。他会在跑腿群里发布需求,并为“演员”设计购房者的“人设”,例如“刚来一线城市的年轻夫妻,父母出首付,看重学区,心理价位1700万”。刘干坦言,此举并非为了获得带看奖励,而是为了完成公司严格的带看量考核,避免被“罚”加班。

令人讶异的是,许多接单的“演员”衣着得体、谈吐优雅,看似不缺钱,显示出当前社会中部分人士的闲置时间与赚取外快的需求。这种现象甚至在成交量较大的“老破小”市场也出现了。然而,刘干却感叹,“哎,哪有什么奖励,我这都是自掏腰包雇人看房!我自己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业内人士证实,部分大型中介确实对业务员和门店有严格的带看量指标。虽然带看量提高本身没有额外奖励,也不直接与薪酬挂钩,但完成指标是基本要求。少数情况下,业主会为长期未成交的高价房源提供带看奖励,促使中介雇人看房。但总体而言,这主要是经纪人为完成绩效而采取的方法,反映了楼市供需关系已从过去的“排队看房”转变为如今的“花钱请人看房”。

房产中介曾是许多人实现“暴富梦”的行业,门店遍地开花,从业人员也激增。然而,随着房价水涨船高,成交量下滑,市场整体低迷,从经纪行业整体看,房产中介面临的业绩及薪酬压力不小。像刘干这样的从业者,即便在行业多年,也感叹正经历“最艰难的时期”,不仅业绩难做,还要担心被裁员。这种考核倒逼下的“带看造假”现象,正是当前房产中介行业在楼市变局中,日益加剧的“内卷”竞争和生存困境的缩影。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楼市寒冬:**近年来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下行趋势,成交量萎缩、房价下跌,投资者和购房者的热情降低。
  • 房产中介的收入来源: 房产中介主要通过协助买卖双方进行房屋交易获得佣金,其收入直接与房屋交易数量挂钩。

结合上述背景,"花钱请人看房"现象就显得更加突出。这不仅反映出楼市供需关系的逆转,也预示着房产中介行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 业绩压力加剧: 面对市场萎缩,中介公司为了维持业绩目标,不断提高业务员考核标准,导致“内卷”现象愈演愈烈。
  • 佣金微薄,生存艰难: 由于交易量减少,房产中介的收入减少,经纪人面临着经济压力和职业焦虑。
  • 行业规范缺失: "花钱请人看房"这种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造成信息混乱和道德风险。

更长远来看,房产中介行业需要寻求转型发展,才能在这个变局中生存下来:

  • 拓展服务范围: 例如提供房屋租赁、装修设计、二手家具交易等增值服务,拓宽收入来源。
  • 提升专业能力: 经纪人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更精准的咨询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推行更加透明和规范的交易规则,提高行业信誉,赢得客户信任。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