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淡季消费低迷 中国民间实力下滑

春运“人潮”减少,商铺撤摊 中国民间消费力下滑

2025年春运如约开启,官方预计将有90亿人次流动,同比增长7%。但民间观察却呈现出与官方预测相反的景象:春运“人潮”似乎淡了不少。武汉部分商铺临时撤摊以减少损失,超市空荡荡的现象频发,消费水平明显下降。

据多位市民反映,今年春节期间,人们缺少“年味”,市场冷清。许多超市甚至关停营业,消费者购买力明显萎缩。一些原本租下年货展销摊位的商家也因为销情不佳,只在短短几天内就撤回了摊位。

农民工返乡数量减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山东滕州居民郭军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回乡的农民工明显减少,很多打工者早就提前回来了。由于普通列车班次减少,当局试图引导乘客乘坐高铁,但即使如此,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也常常坐不满。

白酒作为春节期间必备的酒类,今年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江苏微商陆先生表示,今年白酒销量下降超过五成,反映了消费者的谨慎心理和经济的不景气。

专家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民间消费力下降以及商品滞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疫情后的经济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低迷、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对民生造成一定压力。收入增长趋缓、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