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学生被诱骗境外风险凸显

暑假期间学生被诱骗至境外风险凸显,多地高中生失联家长求助

近日,多地媒体报道了多个高中生在暑假外出旅游或打工后疑似被诱骗至境外失联的事件。这引发了社会对学生安全和网络诈骗的关注。

警方提醒,暑假期间,学生群体更容易受到境外不法分子诱骗,家长应加强对孩子教育引导和日常监管。

云南成为“聚集地”:

  • 安徽高中生在西双版纳失联: 18岁高中生胡一啸6月5日从南京坐飞机至西双版纳后失去踪迹,至今无音讯。警方已介入调查,并呼吁社会各界提供线索。
  • 湖北三名高中生“去云南送犀牛角”疑似被骗到缅甸: 三名高中生6月24日前往西双版纳后失联,疑似进入缅甸境内。家长通过社交媒体紧急求助,希望能够帮助找到孩子。

陕西学生声称在缅甸:

  • 19岁高中毕业生彭宇轩高考结束后在网上找暑假工,辗转至西安、昆明、普洱等地,最终失联。女友透露彭宇轩曾告诉她“我在缅甸”,而接听其手机的人自称是缅甸人。警方已介入调查。

专家提醒:

  • 暑假期间,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的诱惑,尤其是在旅游、打工方面。家长应加强对孩子教育引导,警惕虚假招聘信息和境外高薪陷阱。
  • 外出前,务必核实行程合法性和安全性,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办理出境手续。

警方呼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提供任何线索。同时提醒家长及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共同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网络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隐蔽: 近年来,境外诈骗团伙利用社交媒体、招聘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学生前往缅甸、泰国等国从事非法活动,如网络诈骗、洗钱等。这些骗局往往包装精美,承诺高薪、快速致富,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学生群体更容易成为目标: 学生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风险意识,容易被虚假信息所欺骗。此外,他们渴望体验自由和独立生活,也更容易被“一夜暴富”的诱惑所吸引。

境外环境复杂多变: 东南亚国家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且执法力度不足,为犯罪分子提供了隐蔽的空间。学生一旦被骗至这些国家,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遭遇人身安全威胁和身心折磨。

家长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孩子?

  • 加强沟通引导: 与孩子多谈论网络安全、诈骗风险等话题,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 监督孩子上网行为: 定期查看孩子浏览的网页、下载的应用软件,防止他们接触到不良信息和网站。
  • 严防境外高薪陷阱: 提醒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发来的招聘信息,尤其是承诺高薪、快速致富的招聘广告。
  • 重视教育机构的引导: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遭遇类似情况,请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