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内乱太平军蠢动
太平天国喜迎清朝覆灭?八大臣遭赐死
咸丰帝驾崩,同治帝即位,清廷内部权力斗争升级,太平军趁机东征西战
就在安庆城破的前不到半个月,清朝统治者咸丰帝突然驾崩,享年仅三十岁。官方通报称其死因是结核病,但外界普遍猜测,这位皇帝死于内心的羞愧和耻辱。太平天国对此消息大喜过望,立即发表檄文,痛斥咸丰的种种罪恶,并宣布五岁幼童同治帝即位,为清朝气数已尽的象征。
然而,刚遭遇安庆之败的太平军目前尚无力进军北京。李秀成虽然西征不利,但在东部仍势不可挡。他计划攻占浙江,越来越不理会洪仁玕的意见。洪仁关心战局和太平天国内部斗争,建议溯长江而上,继续与曾国藩周旋,但李秀成认为海上贸易在武器和补给方面越来越重要。此外,桐城战败归来的洪仁 Ganzhen 日益失去他在天平天国内部独一无二的地位,尽管在外人眼中依然令人敬佩。
清廷这边,咸丰帝临终前留下了八名顾命大臣辅佐同治帝。首脑肃顺的这些顾命大臣拥有拟制谕旨的权利,但只有两位太后——慈安和慈禧盖章后才能生效,也就是说,两宫太后拥有否决权。
然而,八位大臣很快发现,慈安比较好说话,而慈禧并不想事事照他们的意思办。随着她宣布自己的独立地位并扬言撤回对他们决策的批可,清一色男性的八大臣和新皇帝生母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咸丰的遗体最终运回北京,这时,八位大臣还不知道,两宫太后已经与留守北京的小叔子恭亲王达成了秘密协议。这位小叔子由于早前的经营,对北京拥有绝对的掌控力。
在肃顺仍护送皇上灵柩途中,恭亲王召集群臣,宣读经两位皇太后盖印、以小皇帝名义发出的圣旨,指控肃顺等大臣叛国。不久他又拿出另一道圣旨,下令逮捕他们治罪。加诸八大臣的诸多罪名主要围绕着那场丧权辱国的对外战争来铺陈,其中一条指控八大臣以卖国建议误导咸丰帝,导致清廷与英法兵戎相向。圣旨指责他们劫持巴夏礼等特使,因而失信于英法联军,招致额尔金挥兵入侵京城。除了要他们为洋人入侵一事负责,这道圣旨还指控他们违反皇上本身的意愿,阻止皇上回京。最后,慈禧太后个人指控他们假造那道指派他们为顾命大臣的遗诏。她宣称咸丰帝死前那一天,她一直待在皇上床边,说他身子弱得无法开口讲话,更别提口述遗诏要臣子写下。
案子很快就审毕定谳。不到一星期,宗人府就裁定顾命八大臣犯了上述所有罪行。其中五人遭革职,发配西部边疆。三位高阶成员-载垣、端华、肃顺-被判死刑。
这一事件无疑预示着清朝统治的动摇和即将到来的更迭。太平天国能否抓住机遇,彻底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仍是一个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