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贸易战:损害他国,自食苦果
美媒评特朗普贸易战:损害他国,自身付出代价
近日,《环球邮报》特约专栏作家John Rapley发表文章称,用一句话总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与世界开展的贸易战,那就是——他确实在伤害其他国家,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过去媒体对特朗普的贸易谈判报道大多像拳击比赛,记者们争论每一场“较量”的胜负归属。特朗普屡屡羞辱他的贸易伙伴,尤其是欧洲人,对他们征收高额关税,而他们却对美国产品降税。媒体时常以“摔角秀”的方式进行渲染,仿佛特朗普在上演一场“狂野摔角”。但这并不是评估损害的恰当方式。
文章指出,更关键的问题是:特朗普宣称贸易战将恢复美国经济健康、带回制造业岗位,这些目标是否真的实现了?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增长放缓,制造业复兴未现。最新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报告显示,尽管第二季度出现反弹,但这只是由于贸易周期性的再平衡所致。到目前为止,今年美国经济的年化增长率刚刚超过1%,而拜登政府最后六个月的增速为2.8%。更糟糕的是,报告的“深层数据”揭示了令人担忧的趋势:消费增长正在放缓,若维持这一速度,2025年余下时间美国经济几乎不会扩张;企业投资下降,这直接挑战了特朗普声称其关税政策和所谓“大美丽法案”能刺激企业支出的说法;出口下滑,说明面对美国的贸易壁垒,其他国家正选择转向别处做生意。而这一切发生时,特朗普的新关税还未全面生效。
文章指出,随着关税真正生效,后果即将显现——要么是物价上涨、消费减少;要么是企业利润压缩、投资减少。无论哪种情况,都将给美国经济原本就放缓的增长进一步“踩刹车”。
此外,特朗普声称要在对华贸易中加强美国地位,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第二季度,中国经济超出预期地以年化5.2%的速度增长。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外部环境剧烈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不降反升,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认为,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战略”。他像个校园恶霸,挑那些会退让的对手下手,避开任何敢于还手的对手。因此,那些最亲密的盟友,如欧洲和日本,在放下防备后反而被特朗普肆意“欺负”;而中国则采取强硬立场,吸引他国靠拢。结果,在与北京的谈判中,特朗普反而处于下风。
总而言之,文章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却是“最大输家”。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这篇文章仅仅只是美国媒体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一次批判性评价,想要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具备以下背景知识:
1. 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
- "美优先" 理念: 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核心是“美优先”,旨在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 逆转贸易逆差: 特朗普认为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是导致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他试图通过关税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缩小贸易逆差。
- 保护本土产业: 特朗普承诺会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和农业,打击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竞争。
2. 特朗普实施贸易战的具体措施:
- 对华关税: 特朗普多次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了中美贸易战。
- 对其他国家商品征税: 特朗普也对欧盟、日本等盟友的产品征收关税,导致国际关系紧张。
- 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 (TPP): 特朗普放弃加入 TPP 协议,这被视为他推动“美国优先”政策的又一举措。
3. 贸易战的双重影响:
-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些分析认为,贸易战导致美国的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下降,并阻碍了美国经济增长。
-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贸易战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损害了世界各国利益。
4. 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
- 与特朗普相反,拜登政府更加注重合作和联盟,试图通过多边协定来维护自由贸易体系。
- 拜登政府也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但更加强调规则性和透明性,避免像特朗普那样采取粗暴手段。
想要深入理解特朗普贸易战的成败以及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你需要阅读更多相关报道和分析文章,并结合自身知识进行思考。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