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人追悼“吹哨人”李文亮医生 呼吁停止删帖保障言论自由

海外首个追悼“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纽约追悼会:250只哨子纪念英魂,年轻人呼吁言论自由

纽约,3月15日 - 星期天,在纽约中央公园,近300位身着黑色服装的中国留学生和年轻华人举行了海外首个追悼死于新冠病毒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追悼会。 他们向临时挂起的李医生遗像献花、默哀和献悼词,表达对这位勇于发声英雄的敬意和缅怀。

活动组织者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梅奇琦在致辞中指出:“悼念本身就是一个行动、一种发声、一种凝聚。” 她分享了李文亮医生勇敢言说的勇气,“训诫后,他(李文亮)实名接受媒体采访,并且说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很有感慨的话‘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关注社会议题的人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勇敢。所以我今天会实名做、会露脸做也是李医生给我的一个引导。”

追悼会上,与会者共同吹响了250只哨子,纪念李文亮医生为揭露疫情真相付出的代价。许多年轻参与者都是平时不善于公开表达的,他们却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声音呼吁言论自由。

来自内蒙古、现就读于纽约大学哲学与艺术双学位课程的学生李健睿在发言中坦言:“我觉得挺害怕的,我们家里人在微信跟我说不要说这些话,会被抓起来的。” 但他仍然选择说出心中的恐惧和担忧。

一位来自深圳的纽约大学学生苏晓瑜认为,“当局钳制言论是杀死李文亮的凶手,如果当时有言论自由,就是大家会提早知道疫情爆发的话,疫情就不会扩散的如此之严重,可能就会有几例,即使像李医生第一批染病了,他也可以得到足够充足的医疗资源,他就不会死,所以是没有言论自由害死了他。”

纽约律师魏凡在追悼会上痛斥当局对言论的压制,“现在全中国最有效率的是什么?最有效率的是新浪微博和朋友圈的删帖速度。今天上午我就转发了一个清华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写的文章,里面没有任何烦反党反社会主义,只是对这个问题从法律角度的很客观地理性分析,但是30分钟之内就给我留言说看不到了。”

他对当局的行为感到羞耻,“我希望政府能把你手中的技术、把你手中的人力用到在这个国土上生活的人民对的地方去,而不要把这些都浪费在删帖上面。这已经是21世纪了,你还用一九三几年的方式来统治这个国家。这非常丢脸。”

活动最后,94岁高龄的中国抗艾滋病第一人高耀洁请人代读了她为李文亮医生写的一首诗,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和哀思。许多不能前来与会的人通过网络写下的悼词和感言被贴在李文亮医生遗像的两旁,共同缅怀这位勇敢的“吹哨人”。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