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热度褪去,中小城市流量经济面临新考验
网红城市热度褪去?“卤鹅哥”带火重庆荣昌后,中小城市流量经济迎来新考验
2025年,重庆荣昌以“卤鹅哥”走红网络,成为又一个试图通过网红效应吸引游客的城市。然而,随着淄博、哈尔滨等“前辈”网红城市的热度逐渐褪去,整个网红城市模式迎来了降温。中小城市的流量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思考。
荣昌此次爆火源于一位名叫林江的重庆本地人,他多次跨城投喂网红“甲亢哥”,并将荣昌特色卤鹅推上了网络热搜。在“五一”假期,荣昌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激增168.2%,销售额突破20亿元,增长率高达258%。
但与淄博、哈尔滨等早期网红城市相比,荣昌的爆火程度依然有限。一方面,城市规模和承载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流量经济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减少,用户对模式化营销策略也越来越审美疲劳。
事实上,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后的出行需求释放完毕,文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网红城市的光环渐渐褪去。那些靠偶然事件走红的城市,往往缺乏真正的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只能依靠短暂的流量效应维持热度。同时,过度依赖流量经济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流量转化率低、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
更为重要的是,网红城市发展模式透支了地方行政资源,并可能导致短期主义的发展思维。许多中小城市陷入“望文生义”的困境,将网红城市的营销成功当作经济发展的捷径,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因此,未来中小城市的文旅发展方向应该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生态协同。摆脱对流量经济的过度依赖,更要回归基础产业发展,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关于网红城市的运作模式: 许多网红城市往往通过“爆款”事件、网络红人等手段快速吸引流量,并以此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这种模式通常依赖于短期的热度效应,缺乏深度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小城市的特色与挑战: 中小城市相对大型城市拥有更低的资源禀赋、更有限的市场规模,因此在文旅发展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吸引优质游客资源都是他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盲目追求流量经济带来的快速回报不仅难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导致城市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未来中小城市的文旅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议题:
-
网红城市模式的可持续性: 随着用户审美疲劳和流量红利的减少,那些依赖短期效应的网红城市能否实现长期的发展?
-
中小城市的文旅发展路径: 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文旅品牌?
-
流量经济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责任: 在网红城市发展过程中,各方应如何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