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谈判框架协议未解决关键限制领域
美中贸易谈判休战协议未解决关键限制领域
路透社周一报道称,美中在伦敦达成的新的贸易休战协议并未触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出口限制领域,这可能会对达成更全面的协议构成威胁。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方面尚未承诺批准美国军事供应商用于战斗机和导弹系统的一些专用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此外,美国继续对中国采购的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实施出口限制,出于担心这些芯片也可能被用于军事用途。
在上周于伦敦举行的谈判中,中国谈判代表似乎将解除军用稀土磁铁出口管制的进展与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最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限制联系起来。这标志着贸易谈判出现新的转折。
最初,谈判围绕阿片类药物贩运、关税税率和中国贸易顺差展开,但此后焦点已转向出口管制。知情人士还透露,美国官员正考虑将上月在日内瓦达成的关税暂停期限从8月10日再延长90天,显示两国在此之前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不高。
两位向路透社透露伦敦会谈消息的人士要求匿名,因为双方都严格控制信息披露。 美国白宫、国务院和商务部均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也未回复传真置评请求。
中美关系自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掀起关税战后加剧恶化,双方在5月12日在日内瓦达成暂降关税协议,但因美国在经贸、科技、教育等方面遏制中国,中方限制稀土出口导致美企供应链出问题而闹僵。 中美两国上周在伦敦进行为期两天的谈判后达成框架,但双方都没有说明何谓“框架”,也并未透露框架具体内容。美国总统川普上周三表示,美中谈判代表在伦敦达成的“握手协议”是一项“伟大的协议”。川普并补充道:“我们拥有所需的一切,我们将很好地执行协议。希望他们也能如此。”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放松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以换取稀土供应不会有任何“交换条件”。
路透社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在伦敦会谈中承诺将加快审批非军用美国企业的稀土出口申请,目前这类申请累计已达数万份,相关出口许可证有效期为六个月。中方还提议为“可信”的美企设立绿色通道,以简化审批流程。中国稀土磁体制造商金力永磁上周三宣布已获得对美国的出口许可。中国商务部也证实,已批准部分合规申请。但知情人士指出,对于包括钐在内的部分军用特种稀土,北京方面仍然没有做出让步,这类稀土也未被纳入伦敦协议所涵盖的快速审批范围。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报道,你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信息:
- 稀土资源:稀土元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军事、通讯、新能源等领域。中国拥有全球绝大部分稀土储量和生产能力,因此对稀土出口具有重要影响力。
-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以来,美国与中国之间持续进行一场贸易战,双方对彼此商品征收关税。这场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和全球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
- 国家安全考量: 美中双方的谈判经常受到政治因素和国家安全考量的影响。例如,美国担心中国利用稀土资源或人工智能芯片威胁其军事安全。
- “脱钩”趋势:近年来,“去中国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许多国家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
谈判僵局背后的复杂逻辑
这篇报道揭示了美中贸易谈判的困境:双方虽然达成了一份框架协议,但并未解决核心问题,包括出口限制和国家安全疑虑。这表明双方在利益分配、国家安全战略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
以下是可能的解释:
- 双边信任缺失: 长期以来的摩擦和冲突导致了中美之间的互信不足,使得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 意识形态冲突: 美中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加剧了双方的分歧。
- 利益博弈: 双方都试图在谈判中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这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未来走向:
目前尚不清楚美中双方下一步将如何应对这一困境。但可以预期以下几种可能性:
- 继续谈判: 两国可能选择继续进行谈判,试图克服分歧并达成更全面的协议。
- 加剧对抗: 如果谈判破裂,美中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升级为贸易战或其他形式的对抗。
- 寻求第三方调解:
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可能被邀请参与调解美中之间的争端。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