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华投资信心低迷 贸易战成主要担忧
美企在华投资信心低迷,担忧美中关系和贸易战
美国企业在中国面临挑战,新投资计划降至历史低谷,利润预期下滑。根据一份美国中国商会(USCBC)发布的最新调查,美国企业对未来在中国的业务持谨慎态度,主要担忧美中关系紧张以及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
这项调查于3月到5月间进行,收集了130家成员公司的反馈。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公司今年没有新的投资计划在中国,这是历史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时,约40%的公司表示受到美国出口控制措施的影响,导致销售额减少、客户关系中断以及声誉受损。
调查还指出,中国经济放缓也给美企带来压力。国内需求疲软和本地产业过剩正在侵蚀美国公司的利润。
USCBC总裁肖恩·斯坦(Sean Stein)表示,在中国做生意的风险越来越大,包括声誉风险、监管风险和政治风险。他强调出口控制措施应非常精准,因为欧洲、日本或中国本土企业会立即填补美国公司离开留下的空白。
调查还显示,虽然82%的美国公司预计在2024年实现盈利,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对在中国未来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主要担忧关税政策、通货紧缩和政策不确定性。此外,创历史记录的美国企业计划将业务重心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区。
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美企都表示,不能失去他们在中国的运营才能保持全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调查中,关于中国监管环境的担忧(包括知识产权滥用和市场准入问题)没有进入前五大担忧因素,这可能是因为来自美国的新的挑战已经成为更大的威胁。 **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复杂且充满波动性。过去几十年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但近年来,政治摩擦和贸易战的爆发引发了对未来合作前景的不确定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美中关系和贸易现状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 历史上,中国一直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而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为两国经济带来巨大效益。
- 近年来,美中关系出现明显紧张局势。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了高额关税,引发了中美贸易战,双方在技术、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 疫情爆发后,美中关系更加复杂化。 两国在应对疫情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并加剧了针对彼此的指责和竞争。
- 拜登政府上台后,试图与中国保持沟通,但美中竞争仍然持续存在。 双方在科技、供应链等领域仍有分歧,且台湾问题、南海争议等热点问题继续成为紧张局点的根源。
这些背景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面临的挑战和担忧。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