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推动国内太阳能产业发展应对中国主导地位

美日韩对华太阳能产业竞争加剧

华盛顿——中国在太阳能产业全球主导地位引发美国等国的担忧,美国政府持续采取措施加强国内制造业以应对这一挑战。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降低法案”,该法案包含旨在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新税收激励措施。白宫目标是在2024年前将美国国内太阳能制造产能翻三番。

此举被视为回应多年来来自美太阳能业内人士的呼吁,他们指出中国在生产和创新领域占据优势,导致太阳能板等硬件价格低廉,压制了美国公司的竞争力。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控制了全球超过80%的太阳能元件生产,并在过去十年中推动了成本大幅下降。

然而,疫情期间,中国对太阳能供应链的依赖性暴露在全球舞台上。来自中国的运输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多晶硅的价格去年更是暴涨三倍。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太阳能产业的过度集中在中国,构成了全球供应链上的脆弱环节。

美国加州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公司名称]”首席执行官拉希德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在美国拥有供应链,我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 他强调,一个完全依赖中国供货的可再生能源电网将存在巨大的风险。

北京否认这些担忧,指责美国实施保护主义措施,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商业利益。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国敦促美国停止束缚中国企业,放弃破坏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错误行为。”

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影响中国与美国的太阳能产业竞争。包括延长对含有中国晶体硅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以及颁布“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禁止来自新疆地区的太阳能原件进口。 中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称美方以“新疆强迫劳动”为借口压制中国光伏产业。

另一方面,“通胀降低法案”尽管为美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减税优惠,拉希德仍然呼吁美国执行其贸易法律,并加强对中国产品的监督。 他指出,中国补贴一直超过美国,导致美国公司难以竞争。

目前,美国商务部正在调查是否一些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东南亚国家绕过美国反倾销关税进入美国市场。 这引发了许多美国太阳能项目暂停建设的担忧。 为了缓解这一局势,拜登宣布冻结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元件进口关税两年。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仍将在全球太阳能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将生产大约95%的太阳能原件。 这预示着美日韩等国与中国在太阳能产业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