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中餐馆史:从“炒杂碎”到“幸运饼干”

美式中餐走红170载:纽约博物馆举办"炒"展览

**(纽约) **纽约美食美酒博物馆近日开设了一场名为“炒”的展览,回顾了美式中餐馆从1851年至今近170年的历史和文化。展览通过大量老照片、菜单以及特色餐具等展品,展现了美式中餐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魅力。

展览策展人吉恩·尼豪尔表示:“炒杂碎”是美国最早受欢迎的中式菜肴,几乎出现在所有早期美式中餐馆的菜单上。这道菜采用酱油烹调肉丝和蔬菜,代表了美式中餐以广东菜为基础,逐渐在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

展览还展示了蒙大拿州北京面馆(1911年开业)的霓虹灯招牌,“杂碎”三个字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这家店是现存最古老的美式中餐馆。吉恩指出:“美式中餐是一种与中国菜不同,在美国生根发芽的独特菜系。”

由于移民潮和历史原因,美式中餐不断演变。1882年,《排华法案》导致华人移民减少,美式中餐一度停滞不前。直到1965年的《移民和国籍法案》,来自不同地区的新移民带来了新的菜系和口味,推动了美式中餐的多元化发展。

展览上还展示着1910-2018年美国各地中餐馆的100多份菜单,这些菜单反映了食材、味道的变化以及美式中餐逐渐融合当地风味的趋势。一些经典菜肴,如左宗鸡、芝麻鸡等也由此诞生。

如今,美式中餐已遍布全美,超过麦当劳、温迪汉堡和汉堡王三家连锁店的总和。博物馆此次“炒”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为公众提供了解美式中餐魅力的绝佳机会。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