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产品汞超标危机升级
美白化妆品汞含量超标危机再度升级!第三方检测:109个样品均超标
近日,环保组织无毒先锋发布调查报告,再次揭露美白化妆品存在严重的含汞问题。调查显示,55套美白产品共计109个样品,几乎全部汞含量超标,《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限值(汞≤1,mg/kg)。其中最高超标高达6399倍!
报告指出,这些风险产品不仅存在汞含量超标问题,还存在多项违法行为,如无真实有效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生产企业已注销、无中文标签等。无毒先锋表示,此次调查过程中,检测机构仪器甚至因产品汞含量过高而污染,不得不进行二次送检和更换检测公司。
无毒先锋指出,这些美白产品承诺“抑制黑色素”、“纯天然成分”、“越用越白”等,吸引众多消费者追求快速美白效果。然而,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导致人体中毒、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胎儿发育异常等严重后果。
此前,评测机构和公益组织也曾多次对美白产品进行检测,发现许多产品存在汞含量超标的情况,部分消费者甚至因使用含汞化妆品导致身体不适甚至汞中毒。国际联盟组织零汞工作组(ZMWG)曾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一份含高汞风险的美白产品清单,其中有20款同款或相似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有售。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无毒先锋呼吁电商平台立即下架违规产品,停止向违法的化妆品经营者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同时建议加强对美白产品的监管力度,规范化妆品上架制度,要求化妆品经营者提交注册证号/备案编号及相关证明材料,并对产品详情页面提示消费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化妆品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是否真实有效。
此外,无毒先锋也建议消费者做好日常防晒护理,避免紫外线辐射引起色素沉着;在购买美白产品前,务必核查注册证号/备案编号,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其真实性。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几点:
-
化妆品中的汞的危害: 汞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长期接触汞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肾功能衰竭、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
-
中国现行的化妆品安全监管制度: 中国政府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监管。其中,《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化妆品中汞的最高限量为1 mg/kg。
-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 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独立、公正地检测化妆品的成分含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尽管存在这些监管制度和检测机制,但此次无毒先锋发布的调查报告再次表明,含汞美白产品的市场存在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这提醒我们:
-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不要盲目追求快速美白效果,选择正规品牌的化妆品,并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关注是否含有汞等有害成分。
- 电商平台需加强监管: 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违法销售含汞化妆品的现象,加强对平台上商品的监管力度,杜绝有毒有害产品的流通。
- 政府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美白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小明: “6399倍超标?我之前用那个20元/支的美白霜,感觉效果挺好啊!难道它也含有这种神奇的成分?”
- 甜甜: "听说只要每天吃5斤汞,就能做到“越用越白”!谁来帮我订购呢?”
- 老王: "美白化妆品含汞超标?那我岂不是要感谢这些良心企业了?他们都把我从一个黄皮人变成了白皮肤的健康人!”
- 小丽: "真不明白为啥这么简单的事还用第三方检测,直接拿个显微镜看一看就知道了!"
- 李四: “哎,又要被吓着了!我之前买了好多美白霜,赶紧去查一下注册证号/备案编号吧。如果都是假的,那我岂不是白花冤枉钱了?”
结束语: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