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员偷军用技术被判10年

美国研究人员承认窃取军用技术,最重判10年监禁

近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一名出生于中国的美国研究人员龚晨光因窃取商业机密罪名认罪。法院将于9月29日宣判,最高刑期可达10年监禁。

根据司法部的说法,龚晨光曾任职一家洛杉矶地区的研发公司工程师,并从该公司盗走超过3600份档案,其中包括用于侦测核弹发射、追踪弹道导弹与极音速导弹等太空系统的红外线传感器蓝图。他还窃取了让美国军机能探测追热导弹并采取反制措施的感测器蓝图。

法院指出,龚晨光于2014年至2022年间曾任职多家大型科技公司,期间多次申请加入中国政府启动的“人才计划”。该计划旨在吸引拥有专业技能、能力及尖端科技知识的人才,以促进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发展。

这个案件再次引发了关于外国间谍活动和国家安全威胁的关注。美国政府持续强调,将严厉打击任何企图窃取商业机密或损害国家安全的行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美国-中国科技竞争与间谍活动: 过去几十年来,美中两国在科技领域进行激烈竞争。中国积极寻求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与此同时,美国担心中国利用间谍活动窃取其核心技术,并将其用于军事发展。此案正是这一紧张局势下发生的典型事件。

“千人计划”的争议: 中国政府设立的“千人计划”旨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然而,该计划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担忧,认为它可能被用来窃取敏感技术和情报。一些批评者认为,“千人计划” 存在着利用和招揽外国科学家进行间谍活动的风险。

对美国科技产业的影响: 此案再次凸显了美国科技产业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商业机密泄露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损害国家安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加强对关键技术的保护,并提高对外国间谍活动的警惕。

国际合作与规范: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科技合作至关重要。然而,如何有效监管和防止间谍活动的发生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更完善的规则和机制,以确保科技创新和国家安全的双重目标得到实现。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