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巨额AI投入:风险与泡沫

美股巨额AI投入成潜在风险?市场或面临估值反噬

全球经济受贸易摩擦影响之余,人工智能(AI)投资浪潮的巨大规模正引发市场的担忧。一些分析师警告称,美股屡创新高背后,过度依赖AI支出的市场风险正在上升,而芯片巨头辉达(NVIDIA)可能成为潜在的“脆弱点”。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美国股市总市值暴增了2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欧洲和英国的市值总和。尽管目前AI相关资本支出占美国GDP约11%,尚不及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程度,但投资研究机构Gavekal负责人加夫(Louis, Gave)指出,当年科技股泡沫也是在市场普遍认为成长具“结构性”时膨胀并崩塌。

不同的是,这波AI支出正使得原本资产轻盈的科技巨头如微软、Meta与Alphabet转向“资产密集型”企业,而辉达则成为最大受益者。加夫担忧,若这些庞大投入最后无法转化为实质生产力,反而会成为市场估值的反噬因素。他指出,近期半导体设备股的低迷,可能正是市场即将面临调整的前兆,消费者也可能正在重新考虑支出。

东京威力科创(Tokyo,Electron)在上周指出,仍看好高阶芯片(如辉达芯片)的需求,但坦言逻辑芯片制造商的投资意愿显著减弱。荷兰设备大厂ASML在7月中亦表示,无法保证2026年后的成长,并对地缘政治与关税不确定性发出警讯。加夫表示,半导体资本支出周期也可能开始感受到中国禁令的压力。近年来,中国在建立自身半导体供应链方面投入庞大,旨在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如今,在中国多个次产业中,推进速度已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令人关注的是,尽管整体半导体与设备厂股价承压,辉达股价却持续创高,市值已来到4.2万亿美元。加夫提醒,辉达自2000年上市以来,曾有7次市值腰斩的纪录,一旦这样的回档再度上演,冲击恐不只限于个股,还可能波及整体市场。

现在市场需要思考的是,如果AI投资失速,那下一个成长引擎在哪里?

美股巨额AI投入成潜在风险?市场或面临估值反噬

全球经济受贸易摩擦影响之余,人工智能(AI)投资浪潮的巨大规模正引发市场的担忧。一些分析师警告称,美股屡创新高背后,过度依赖AI支出的市场风险正在上升,而芯片巨头辉达(NVIDIA)可能成为潜在的“脆弱点”。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美国股市总市值暴增了2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欧洲和英国的市值总和。尽管目前AI相关资本支出占美国GDP约11%,尚不及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程度,但投资研究机构Gavekal负责人加夫(Louis, Gave)指出,当年科技股泡沫也是在市场普遍认为成长具“结构性”时膨胀并崩塌。

不同的是,这波AI支出正使得原本资产轻盈的科技巨头如微软、Meta与Alphabet转向“资产密集型”企业,而辉达则成为最大受益者。加夫担忧,若这些庞大投入最后无法转化为实质生产力,反而会成为市场估值的反噬因素。他指出,近期半导体设备股的低迷,可能正是市场即将面临调整的前兆,消费者也可能正在重新考虑支出。

东京威力科创(Tokyo,Electron)在上周指出,仍看好高阶芯片(如辉达芯片)的需求,但坦言逻辑芯片制造商的投资意愿显著减弱。荷兰设备大厂ASML在7月中亦表示,无法保证2026年后的成长,并对地缘政治与关税不确定性发出警讯。加夫表示,半导体资本支出周期也可能开始感受到中国禁令的压力。近年来,中国在建立自身半导体供应链方面投入庞大,旨在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如今,在中国多个次产业中,推进速度已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令人关注的是,尽管整体半导体与设备厂股价承压,辉达股价却持续创高,市值已来到4.2万亿美元。加夫提醒,辉达自2000年上市以来,曾有7次市值腰斩的纪录,一旦这样的回档再度上演,冲击恐不只限于个股,还可能波及整体市场。

现在市场需要思考的是,如果AI投资失速,那下一个成长引擎在哪里?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人工智能 (AI) 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AI 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例如识别图像、理解语言和做出决策。 它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包括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制造业。
  • 美股市场结构和主要指数: 美股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由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组成。 主要的指数包括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
  • 半导体行业和其重要性: 半导体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例如计算机芯片、手机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行业的繁荣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本文所讨论的主题,并对市场趋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